27日,蔡瀾微博發布訃告:蔡瀾先生于6月25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
自此,香港再無四大才子。
前幾天還在讀蔡瀾的《活好》,今天就收到他離去的消息,真的有點太突然。
回看之前的采訪,蔡瀾曾說:人這一輩子無論怎么活,到最后都是兩手空空,一旦你閉上了眼,兩腿一蹬,人生的旅途就落幕告終。
所以,蔡瀾從不懼怕死亡,他覺得人活著的時候就要快樂,而他的晚年生活更是活成了令人艷羨的模樣。
2023年,蔡瀾的妻子方瓊文突然摔倒離世,蔡瀾也因心急想要扶住她時跌成重傷。
出院后,他賣掉了豪宅,把收藏的古董字畫全都送人,然后帶著珍藏了十多年的普洱茶,搬進了香港維港邊的豪華酒店,開始了“酒店養老”生活。
他雇了八人團隊來全方位伺候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秘書、醫生、廚師、司機等,每個月花費高達50萬港幣。
有人說他揮霍,但更多的人羨慕他的瀟灑。蔡瀾卻說:“錢是別人對我的認可。如果賺了一輩子的錢卻不花,那才叫冤枉。”
這位“瀟灑走一生”的跨界奇人,一生究竟有著怎樣精彩的故事和經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進入影視圈發展
1941年,蔡瀾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潮州。父親蔡文軒曾參加過北伐軍。他是一位詩人,跟郁達夫是好友,后來下南洋在新加坡安了家。
蔡瀾3歲生日那天,日本占領了新加坡,英軍正用炮彈襲擊這個城市。警報大響時,蔡瀾正在吃生日雞蛋,剛把蛋黃放進口里,就被母親拉著往防空洞跑。一路顛簸蔡瀾差點噎死,從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吃蛋黃了。
戰亂中的生活很艱難,全家都靠母親賣腌芒果維生。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母親就告訴他一定要賺錢。長大后的蔡瀾一直很努力賺錢,這也讓他一生都沒有經歷過沒錢窘迫的時候。
戰后,父親在邵逸夫修建的游樂園里擔任經理,蔡瀾從小就在游樂園里玩耍長大。
上學后的他數學經常不及格,卻沉迷于希臘神話、《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籍,再加上父親工作之便,他跟著看了許多影片。
14歲那年,蔡瀾寫了一篇影評《瘋人院》投給了南洋商報,引起了轟動,從此后他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寫影評、雜談等。還沒成年,就已經比一些大人還能賺錢了。
1959年,18歲的蔡瀾遠赴日本留學,在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讀電影科編導系。之后,蔡瀾進入邵氏電影公司工作,開始了他40年的電影生涯。
那時拍一部電影,僅售賣到東南亞地區的版權就足以賺到一大筆錢。邵氏變成了一個明星夢工廠,低薪聘請了無數帥哥美女。蔡瀾當時監制過成龍的電影《龍兄虎弟》《快餐車》《一個好人》等影片。
邵逸夫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很看中蔡瀾的才華,但當他建議:“我們拍的電影都很賺錢,能不能拍一部不賺錢的文藝片呢?
邵逸夫笑著回答說:“每一部都賺錢豈不是更好嗎?” 蔡瀾聽了沒做聲,只好繼續工作。
后來,邵氏出現危機,公司讓蔡瀾監制風月片,于是蔡瀾拍了一些限制級電影譬如《不扣鈕的女孩》《愛的精靈》等。有一段時間他被叫為閑事監制。
1993年,香港九龍城寨面臨拆除,蔡瀾向有關部門申請使用了20部攝像機入場拍攝。就這樣,記憶中的九龍城在他的鏡頭里湮滅。后來,這些畫面出現在了成龍主演的電影《重案組》中。
90年代后期,香港經濟下滑,市場上盜版肆虐,電影行業不再風生水起,一年也就一兩部電影能收回成本。
1998年,蔡瀾的老搭檔何冠昌突發心臟病離世,這讓當時已經57歲的蔡瀾猛然驚覺,該是說離開的時候了。一晃眼已經在影壇待了40年,回頭再看仿若就在昨天。
從影視圈到美食家
從電影行業離開之后,蔡瀾重拾筆桿,在報紙開設專欄。他想到了母親的話,成為專家就可以賺錢,人既然有一日三餐,那便成為吃的專家吧。
于是,蔡瀾開始了美食家的吃喝人生,并因此得了一個“食神”的稱號。
蔡瀾要從此嘗遍世間美味珍肴,并開始對美食深入研究。先后與電視臺合作發行過《蔡瀾嘆世界》《蔡瀾嘆名菜》《蔡瀾品味》等旅游美食節目,
他形容美食多用“好吃、多汁”兩個簡單詞語,看得觀眾直流口水。
有人問他:“為什么對吃那么執著?” 他說:“因為吃,是抵御虛無的唯一方式。”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蔡瀾被邀請為節目總顧問。談及節目利益,蔡瀾解釋說:“不去講餐廳,不去講菜,而講食材是怎么辛苦得到的,為什么我們要用這種食材,食材可以怎么變化。”
2015年接受采訪時,他建議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要將中國傳統美食原原本本地攤到餐桌上,留給年輕人,這樣才不會消失。
后來,80歲的蔡瀾仍堅持記錄自己的飲食日常,他雖然出版了二百多本書,卻不愿意稱呼自己為作家。他說寫作不能停下,除非終有一天人不在了。
契約式婚姻
蔡瀾一生熱愛美食,也愛美女,他曾說自己女友遍布全世界。
他從14歲就開始談女朋友,在一次采訪中笑稱自己一年談一個,一共交往過61個女朋友。
蔡瀾還給人傳輸追求女朋友的絕招,最開始的時候是“丑的照殺”!他說這樣可以把自己練成情場高手,以后找的就都是漂亮的女孩子了。
1990年,蔡瀾擔任美食節目嘉賓時,邂逅了同為嘉賓的臺灣電影監制方瓊文,兩人走到了一起。
當時,恰逢母親催蔡瀾結婚,蔡瀾說自己有四個女朋友分別在香港、臺灣、日本、韓國。然后問母親:“你喜歡她們中間的哪個,我就和哪個結婚!”
結果母親選擇了臺灣的方瓊文,1994年兩人完婚。結婚前蔡瀾提出三個條件要求對方:會做飯、愛美食、從不約束自己。
方瓊文也說到做到,從不去管蔡瀾在外面的風流韻事。
魯豫在采訪蔡瀾時,曾為方瓊文鳴不平,蔡瀾卻說她也有要求的:“我對她的承諾是不離不棄!”
這場契約式的婚姻兩人相處得和和睦睦、其樂融融,蔡瀾也的確做到了一生不離不棄。
蔡瀾的愛情與婚姻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婚姻是責任,愛情是自由。
結尾:活在當下
蔡瀾的一生, 活的通透,讓人羨慕。他看似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卻又始終保持著清醒。
有人說他風流成性,有人說他任性妄為。可蔡瀾偏不走尋常路,愣是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他曾說:“人生的意義就是要吃得好睡得好,玩得開心!”
或許,這就是蔡瀾的快樂人生哲理。就如他所言:“活得明白,不如活得有趣。” 煙火人間里,你我皆可如他,把日子嚼出甜味,便是對生命最大的不辜負。
圖|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