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爆火以來,觀潮君沒少寫“蘇超”。按照語法規則,“蘇超”是專有名詞,得加引號,這可苦了我們寫稿人:每次提到“蘇超”,都得打上引號,否則就算差錯,這可多麻煩!但怕麻煩不行啊,出了差錯是要擔責的,要是拿去評獎,少打一個引號,很可能就此失去獲獎資格!
于是觀潮君某天突發奇想:“蘇超”的這個引號能不能不加?一旁的同事打趣道:“知足吧,現在已經很好了。要知道,‘蘇超’的原名是‘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如果不是網友給起了個‘蘇超’的昵稱,咱還更麻煩呢!”
這倒也是。有的明星唱了幾年也沒唱出啥名堂,起個藝名包裝一下后立即走紅天下,可見名字問題茲事體大,要不然,咋有人13個月內11次申請改名呢?“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能夠出圈,“蘇超”這一“改名”也有貢獻呢。
觀潮君越想越覺得,“蘇超”去不去引號,還真是個事。想想看:全網有多少人在寫“蘇超”,多少人處理“蘇超”的稿件,如果不用加引號,這將給作者、編輯們減去多大的麻煩、帶來多大的福利!再說,對一家省級黨報來說,每天各類報道、評論提到“蘇超”這個詞恐怕成百上千次,按發行量50萬份算,如果“蘇超”的引號可以去掉,省下來的油墨費也不少啊。如果能省,不是好事嗎?
那么,“蘇超”的這個引號,究竟能不能省?為此,觀潮君還真較真了一回,請教了語言文字學專家,結果有兩派觀點——
一派認為,不能省。因為“蘇超”不是“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簡稱,而是網友起的“外號”。網友當初起這個外號,說的是這個比賽雖然今年剛剛推出,但很受歡迎、名氣很大,可以稱得上是“江蘇足球超級聯賽”(簡稱“蘇超”)了,作為一個“昵稱”,而且是專有名詞,還是要加上“引號”,不能去掉,否則會引起混淆。
另一派認為,可以省。語言是群眾創造的,也是發展變化的,很多時候是約定俗成的。一個新詞語的誕生往往存在“陌生化—認知化—固化”的三個階段。“蘇超”這個詞剛出現的時候,是要加引號的,因為它是專有名詞,是臨時組合的,加個引號有突出強調、引起注意等功能。但是,當這個詞已經為全國人民所知道后,已經變成一個約定俗成的詞的時候,引號就可以去掉。因為引號去掉以后,不影響意思表達,不會出現誤解和混亂。甚至于,到適當的時候,“蘇超”還可以被收入新詞語詞典甚至新華詞典。
其實,語言如同世間萬物,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有些專有名詞或者創新詞,開始使用的時候是需要加引號的,但使用的次數多了,引號就約定俗成可以去掉了。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忽悠、埋單、出圈、盲盒,等等,剛出現的時候都是要加引號的,時間長了,引號就不加了,這樣的例子可謂俯拾皆是。
報道鋪天蓋地、影響驚天動天地、球迷歡天喜地,甫一面世就表現不俗,出道不久即名滿天下,“蘇超”自開賽以來,一路出圈一路歌,成為一個現象級傳播、超級文化ip和當前社交話題的“頂流”。過去幾個月時間內,“蘇超”話題頻頻登頂熱搜,全網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50億次,目前,這個數字每天都在飆升。“蘇超”的影響力已經從江蘇走向全國、世界,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東方新報》、法國《歐洲時報》及香港《文匯報》均對“蘇超”進行報道,德國和荷蘭的媒體也對“蘇超”發表了評論。過去,在搜索引擎輸入“蘇超”,顯示的結果是“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而現在已經變成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可以說,時至今日,“蘇超”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詞匯。觀潮君覺得,既然“蘇超”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知名度如此之高,“蘇超”的引號去掉后,大家也知道是啥意思,何不把“蘇超”的引號去掉?
也許,隨著“蘇超”的持續火熱,當某個權威媒體的權威報道悄然把“蘇超”的引號去掉,那時,“約定俗成”也就真成了。在這之前,觀潮君在寫這篇稿子時,還是老老實實、不嫌其煩地給“蘇超”加上引號吧。其實,即便不能去掉引號,“蘇超”也早已走進我們的內心,在人們心中刻下獨一無二的印記。對此,作為“蘇超”球迷、作為網友的你怎么看?不妨評論區留言。
(劉慶傳 陳立民)
上觀號作者:交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