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搞平均主義,退休后上漲標準統一,每個人每年增加200元,可行嗎?
最近網上一大批人嚷嚷著,退休后應該人人統一,養老金應該人人統一,養老金上漲也要人人一個標準,每人每年增加200元,都不用核算,加法就夠用。
他們的理論是認為,退休前崗位不同,勞動強度有差別,無論是高工資,還是低待遇,可以有千差萬別,但是退休后,都沒有貢獻了,應該統一拉齊。
這種想法基本上可以稱之為養老金搞平均主義,竟然有很多人支持,似乎有死灰復燃之兆!但是,仔細想想可行嗎?
一,繳費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退休后拉齊,公平嗎
要是論貢獻的話,真是一個難以衡量的東西。單靠時間的長短,工資的高低,還是按照崗位的不同呢?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怎么都難以量化。
但是養老金不一樣,在計算的時候,是實打實的數據支撐的。社會保險也是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
不管曾經如何,現在的養老金那就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這就像是銀行儲蓄,多存,利息才高,不存、少存,怎么可能多領錢?
年輕的時候不奮斗、不努力、不繳費,就等退休之后,想要拉齊,這豈不是在變相的詆毀勞動?不勞而獲?
二、每個人統一增加200元,可行嗎
大鍋飯、平均主義的那一套,部分人表示認可!而這部分人恰恰是繳費少、工齡短、養老金低的人群,如果他們是工齡40年,養老金6000元以上,大概率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理論了。
而且人人漲200元,統一一個標準,正是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相違背。
200元,看起來不多,但是,要是給數億退休人員直接漲這個數字,那恐怕是壓力山大。相當于每個月多支出200個億。
按照現實生活中,其實能漲到200元的人寥寥無幾,普通三四千的退休人員能漲100元左右,高一點能達到150元,低一點的可能就在七八十甚至更少。
三、平均主義不可行
養老金發展到現在,想要搞平均主義是不可行的,每個月增加200元也不可行。平時繳費的時候,每個人有天差地別,正所謂付出的時候不一樣,收獲的時候自然也不一樣。
按照目前的節奏,所有人都得多繳費,長繳費,未來養老金才能高。合理的差距是要有的,也應該有,但是,控制差距才是關鍵。退休前不想著付出,繳費,退休后想著人人統一標準,不可能了。大家怎么看?你也認同退休后應該人人一個標準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