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人社部依舊沒有公布2025年養老金調整通知,1.4億多退休人員是望眼欲穿。確實有些意外,畢竟從來沒有這么晚過。
那到底什么時候能公布呢?個人覺得7月應該沒問題,可以耐心等等。除了公布時間,大家最關心的還有漲幅,誰能夠多漲?
從各省份公布的社平工資來看,漲幅普遍出現了下滑。在職人員的工資都漲不動了,養老金也不可能有大的漲幅。所以,預計漲幅很難超過3%。
不過,今年養老金調整有一類人受益,那就是中低收入群體。人社部之前就多次表示,今年養老金調整要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為什么要加“重點”兩個字?因為養老金調整除了要遵守“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還會適當向養老金低的人群傾斜。
很多人可能不信,其實簡單算一下養老金漲幅就知道。養老金低的人群,漲幅要高于養老金高的人群。
我們就以2024年上海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定額增加61元,掛鉤部分,每滿1年增加1元,掛鉤百分比是1%。70-74歲,75-79歲,80歲及以上,分別增加25元、35元、45元。
假設一個70歲的退休人員,繳費20年,2023年養老金4000元。另一個70歲的退休人員,繳費35年,2023年養老金5500元。
算下來,養老金4000元的增加146元,漲幅為3.65%。養老金5500元的增加176元,漲幅為3.2%。
本來就有一定的傾斜,今年還要重點傾斜。所以,中低收入群體有福了,養老金預計會漲的更多一點了。
那誰是中低收入群體呢?首先,從全國來看,養老金在平均水平以下的肯定就算。人社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67656億元,到2024年末,離退休人員為1.4739億人。算下來人均養老金3825元,扣除撫恤金,喪葬補助金等支出,人均養老金大概3500元。
從地方來看,在北京、上海,養老金低于5000元,就算是中低收入群體。而在海南、吉林等省份,低于3000元才算中低收入群體。
其次,從退休群體來看,中低收入群體主要就是企業退休人員。全國人均養老金3500元,但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也就是3200元,由此可以算出,機關事業單位人均養老金在5000元以上。
即便是今年養老金調整比例低于3%,不少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也有可能超過3%,因為要重點向他們傾斜。
我們就以吉林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定額調整部分,2024年增加27元,假設2025年增加25元。
掛鉤調整部分,2024年繳費25年以下部分,26-30年,31-35年,36年及以上部分分別增加1元、1.2元、1.4元、1.6元。假設2025年分別增加1元、1.1元、1.3元、1.5元。
2024年掛鉤百分比是0.8%,假設2025年是0.6%。
高齡傾斜部分,2024年70-74歲、75-79歲、80周歲及以上的分別增加20元、30元、40元,假設2025年分別增加18元、28元、38元。
如果一個70歲的退休人員,繳費20年,養老金2500元,根據2025年的假設方案可以算出,增加78元,漲幅為3.12%。
不管怎么說,2025年養老金調整已經進入倒計時,可以期待一下今年的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