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17農業農村頻道播出的節目《鄉理鄉親醫生來了——母愛“醫”路相伴》,聚焦保山市昌寧縣女孩李艷美的故事,展現了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守護與愛心接力。
視頻據央視
李艷美今年17歲,家住保山市昌寧縣珠街彝族鄉谷滿村康巴村民小組,家中還有一個8歲的妹妹。
2010年6月,年僅2歲多的李艷美突發高熱、暈倒,隨后被緊急送往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為地中海貧血癥。為挽救女兒生命,李艷美的父母帶著她輾轉北京、貴陽、廣州等多地醫院求醫,最終確定了長期治療方案:每隔20天輸血一次,每次費用約1000元;每日服用去鐵藥物,僅藥費每天就高達520元。
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要根治,需要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才能實現。對于艷美來說,面臨兩個巨大的困難:一個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移植源,另一個是開展治療需要大額的醫療費用。十余年間,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疾病的重壓下艱難前行,卻始終沒有放棄希望。令人欣喜的是,在艷美的妹妹出生后,專家通過檢查化驗,確認妹妹和她配型成功,只要通過保留妹妹出生時的臍帶血,就可以開展移植手術。但面對重生的希望,昂貴的手術費卻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望而卻步。
轉機出現在2023年6月。保山市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在了解到李艷美的困境后,迅速行動,積極協調聯系深圳兒童醫院專家團隊,為李艷美爭取到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的寶貴機會。“這場關鍵手術總費用高達60多萬元,除醫療保險報銷部分外,剩余款項均由保山市紅十字會向社會各界發起愛心募捐,最終成功籌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李艷美順利完成手術。”保山市紅十字會調研員金常德介紹,如今,移植成功的她身體恢復良好,已重返校園,開啟嶄新的學習生活。
“近日,CCTV-17農業農村頻道圍繞小艷美重生的故事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讓更多人看到了公益救助在鄉村醫療幫扶中的重要作用,傳遞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溫暖正能量。未來,希望有更多像李艷美這樣的患者,在社會的關愛下重獲健康,擁抱美好的人生。”保山市紅十字會負責人介紹,李艷美的故事不僅是一個戰勝病魔的勵志案例,更是社會各界凝聚愛心力量的生動寫照。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一審 高偉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