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國海軍遼寧艦編隊在東海展開艦載機起降訓練,殲-15戰機頻繁升空,模擬奪取制空權和對海打擊任務。
5月27日,遼寧艦編隊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護航編隊包括055型驅逐艦南昌艦、052D型驅逐艦唐山艦、054A型護衛艦煙臺艦及綜合補給艦。艦隊以20節航速推進,雷達系統全時運轉,應對日本自衛隊的P-3C巡邏機偵察。
進入西太平洋后,遼寧艦編隊南下菲律賓海,6月7日抵達南鳥島附近海域,首次穿越第二島鏈。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消息,確認遼寧艦編隊在南鳥島西南約300公里處航行,艦載機和直升機頻繁起降。
艦隊隨后轉向東北,9日出現在硫磺島附近,繼續執行偵察預警和對海突擊訓練。《日本經濟新聞》稱,這是中國航母首次公開穿越第二島鏈,引發日本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山東艦編隊于5月底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護航艦艇包括055型驅逐艦無錫艦、052D型驅逐艦齊齊哈爾艦及綜合補給艦。艦隊一路東進,抵達硫磺島西南海域,與遼寧艦形成東西對進態勢。
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王學猛表示,此次演訓為年度例行訓練,旨在檢驗遠海防衛和聯合作戰能力,符合國際法,不針對特定國家。
6月中旬,遼寧艦與山東艦編隊距離拉近,進入對方艦載機作戰半徑,展開“紅藍對抗”演練。兩支編隊圍繞偵察預警、防抗打擊、對海突擊等課題展開訓練,檢驗航母作為獨立作戰單元的能力。 遼寧艦的殲-15機群模擬奪取制空權,山東艦則組織艦載機與護衛艦協同,模擬對海打擊。
演練中,艦隊發現通信系統因電磁干擾出現短暫延遲,指揮部迅速優化數據鏈協議,恢復通信順暢。兩艘航母搭載90余架艦載機,作戰分工明確,一艘負責制空,另一艘配合水面艦艇執行立體打擊任務。
演訓期間,日本自衛隊艦機多次抵近偵察,F-15J戰機低空掠過艦隊,試圖捕捉艦載機起降數據。解放軍艦隊進入防空陣型,密集陣近防炮系統待命,迫使日機撤離。 美國海軍“華盛ton”號航母從橫須賀緊急出航,試圖與解放軍形成對峙。
中東局勢惡化,“尼米茲”號調離南海,美軍在西太平洋僅剩一艘航母可用,難以應對解放軍的雙航母編隊。 美日艦機的頻繁偵察,反而為解放軍提供了反偵察和電子對抗的實戰機會。
6月20日,遼寧艦編隊穿越宮古海峽返回東海,艦隊以勝利姿態完成任務。6月23日,山東艦編隊經巴士海峽返回南海,演訓歷時26天,圓滿結束。 此次演訓刷新了中國海軍的多項紀錄:首次雙航母同時現身西太平洋,首次穿越第二島鏈,首次開展航母編隊對抗演練。
外媒報道稱,中國雙航母的行動“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權”,美國海軍可用艦艇“捉襟見肘”,難以維持對華威懾。
日本媒體對演訓反應強烈,外交場合頻頻試探中方意圖。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這是例行訓練,符合國際法,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國海軍通過26天的演訓,證明其遠海作戰能力躋身全球前列,第二島鏈不再是遏制中國的屏障。美軍長期依賴第一島鏈的陸基力量和雙航母部署,但此次演訓暴露了其航母調度能力的短板。
這場演訓的意義,遠超軍事層面。它標志著中國海軍從區域力量向全球海軍的轉型。解放軍用26天向世界宣告,西太平洋的攻守之勢已徹底逆轉。
西太平洋的博弈仍在繼續,但中國海軍已從追趕者變為引領者。無數軍人用汗水與智慧,書寫了深藍征程的新篇章。我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更加穩固,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崛起中的海軍強國的風采。
參考資料
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_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