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月會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事件,它的重要性要比老美的關稅暫緩到期更加重要。
這個事件就是即將要通過的——
大漂亮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s)
這個法案的重要之處在于:
它可能會主導整個全球資本市場接下來下半年的走勢,也很有可能會影響你下半年甚至明后兩年的財富走向。
但是我發現,這么重要的法案,市面上還沒有真正深度的解讀,大家似乎不是很關注這個老美為未來幾年布局的法案。
接下來這篇文章,建議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因為如果你看完且看懂的話,可能會在下半年給你帶來 一個潛在的財富機會。
上周末,懂王和他的團隊加班加點,終于在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對49票反對的結果,投票通過了大美麗法案可以進行公開討論的權利。
注意,這只是可以公開討論的階段,也就是法案可以上臺面在國會討論了,還沒有正式通過。
昨天,參議院又以51-50的微弱優勢投票通過了大美麗法案,
現在,這個法案距離正式通過只需要最后一步:
眾議院的最終投票落錘 。
但是,順利走完前兩步之后,法案距離通過已經越來越近了,懂王對法案的正式通過也是非常樂觀。
大漂亮法案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法案?為什么對現在的美國這么重要?
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簡單介紹過。
雖然這個法案內容超過1000頁,但簡而言之,這個法案其實就只有兩個重點:
減稅4萬億美元、增加5萬億美元債務上限
減稅,目的不是給窮人減稅,而是為了給企業減稅、給富人減稅。
因為懂王目的是 制造業回流 。
要制造業回流,就需要降低成本、需要政府讓利,用減稅的手段吸引有錢人和國外的資本流入,投資老美的實體產業。
減稅之后財政沒有收入怎么辦?
增加債務上限、用美債填補財政收入的虧空!
所以我總結大美麗法案最核心的邏輯就是:
一邊給有錢人減稅,一邊增加債務維持財政支出,讓政F有錢花
一旦增加5萬億美債,美國的債務上限將超過41萬億,創歷史新高。
為什么在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這,懂王還要繼續增加美債的規模?
有人說是為了度過債務危機,用新債還舊債;
有人說是為了維系美元霸權體系,繼續用美債吸血全世界。
這些說法看似都有道理,但問題是現在 美債的信用已經很差了 ,價格越來越便宜、收益還不斷推高,有變成垃圾債的趨勢。
當其他國家和機構越來越不愿意持有你的美債的時候,你增加這么多債券,沒人買怎么辦?
老美折騰對等關稅的時候,不就要求其他國家如果想要關稅豁免就 接盤100年的低息美債 嗎?
但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中日歐紛紛反抗不答應。
畢竟大家都不傻,接盤你的百年債券,就等于讓自己國家未來的3代人免費給老美打工,誰愿意?
即便你有霸權也沒用,你也逼不了大家去買你的垃圾債。
因此,什么穩住美元霸權、借新債還舊債,都不是懂王增加美債的最終目的。
他的最終目的是——
債務置換
這就會牽涉到美國接下來可能會出的另一個大招——
賓夕法尼亞法案
這個法案是由德銀的分析師提出來的,暫時還沒有被懂王團隊正式拿出來,但是不排除接下來成為懂王團隊下一個重點推進的政策。
法案具體內容是什么呢?
這個法案最核心的邏輯是:
把外債變成內債 ,降低美債對國外投資者的依賴。
具體來 說,就是 通過行政手段,把外國人持有的美債置換給國內機構和個人持有。
換個我們熟悉且容易理解的表述就是:
美債從外循環變成內循環。
現在不是其他國家政F和投資者不愿意持有美債嗎?
那我就增加美債規模讓美債越來越不值錢。
債券貶值,國外就會拋售美債。
這時候再讓國內接盤,把美債全部置換成美國國內持有。
比如美國的 養老基金、保險公司、銀行這些機構,我用政策鼓勵它們購買長期美債;
甚至我還可以強制性讓老美的國民去買美債。
比如美國政F可以要求退休計劃金、年金等等這些資產強制性配置高比例的長期美債,你不想買也得買。
最后,萬一國內國民和機構還是不愿意買,怎么辦?
我還可以讓美聯儲兜底,讓美聯儲接下那些過剩的、沒人接盤的美債。
美債增加→美債貶值→國外拋售→國內接盤
這就是懂王要搞大美麗法案的底層邏輯。
把外債變成內債,而內債相比外債,好解決太多了,債務問題迎刃而解。
不過,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老美還要配套做兩件事。
第一,美元貶值
為什么5月之后,懂王一直放任美元貶值?
因為美元貶值,就等同于所有美元資產貶值,美債作為核心的美元資產自然也會貶值。
美債不值錢了,國外的美債持有者就不愿意繼續拿在手里,會拋售美債,老美的內資就可以順勢接盤這些美債,這就有利于債務置換。
第二,降息
為什么懂王最近一直在各種場合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甚至已經在著手用自己人換掉他?
因為鮑威爾不愿意降息。
而降息是懂王整個計劃的重要一環。
降息之后,即便債務規模增加,美債的利息支出也不會太高,財政壓力就不會變大。
你美聯儲一直不降息,利息支出這么高,我的債務規模就不敢擴張;
債務規模不擴張,債券不貶值,債務就沒法置換。
所以,接下來美國要做的事情就是3件:
降利率+壓低匯率+國內大量持有本國債券
說到這3件事,你會聯想到哪一個國家?
日本
首先日本是長期負利率;
其次日本的匯率在1990年泡沫破裂之后也是長期弱勢;
最后日本同樣也是大量發債,而且由于日本國債對外國投資者來說不值錢,國債最大買家就是日本央行。
走到這一步,你會驚奇地發現——
懂王為了徹底解決美債的問題,竟然 準備讓美國走日本的路,讓美國日本化。
但說到這問題又來了!
美國想學日本,可美國畢竟不是日本。
日本不是全球支付貨幣,沒有日元霸權,不需要大家去用日元;
但是美國是全球貨幣, 美國需要維系美元霸權,需要全球繼續使用美元支撐美元體系。
你把債務乾坤大挪移之后,國外機構和政F手里沒有美債了,美元也貶值了,他還有動力繼續用美元嗎?
他們能自己用本國貨幣支付或者貨幣互換,干嘛非得要一個美元做中介呢?
因此,一旦懂王真的打通美債內循環,就會出現一個風險——
美元地位衰落,可能會丟掉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的位置。
美元霸權是老美的命,懂王肯定不愿意就這樣失去霸權。
那他如何處理?
這就扯出了整個政策大動作的最后一環——
美元穩定幣立法
穩定幣作為一種支付貨幣,本來是美元的挑戰者。
那為什么老美要承認穩定幣這種數字貨幣的合法性,甚至要和穩定幣綁定?
這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利用穩定幣這個工具,維持美元的支付規模。
前面說了,美債內循環之后,會導致全世界不持有美債甚至減少美元的使用。
那既然 他們不愿意直接使用美元,那能不能間接使用?
老美的邏輯是這樣的:
承認虛擬數字貨幣的合法性,一定會擴大以穩定幣為基礎的數字貨幣支付市場。
畢竟穩定幣是鏈上點對點支付,還不用兌換貨幣,不用走那么麻煩的銀行匯兌程序, 支付便利性遠超普通的國家法幣,對國際貿易以及資本交易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所以未來數字貨幣支付的市場份額肉眼可見的大,穩定幣很可能會成為新的世界性支付貨幣。
當大家都用穩定幣支付 的時候, 我提前用美元和美 債綁定 穩定幣, 一 個美元穩定幣,背后就是一美元。
這時候你用穩定幣支付,不就相當于間接使用了美元支付嗎?
一旦兩個貨幣綁定, 美元穩定幣支付規模越大,就意味著美元地位越穩固。
因此,穩定幣法案的出現,是為了配合懂王的大美麗法案,目的是防止處理美債內循環之后國際社會不愿意繼續使用美元。
說到這,你就會發現,別看懂王東打一拳西打一掌,看似毫無邏輯很混亂。
但實際上如果你理清楚了,你就會發現:
他的每一招,都有隱藏在背后的深層目的,整合到一起,就是一個政策閉環。
大美麗法案、賓夕法尼亞法案、穩定幣法案,這一系列動作,最終目標就是在不動搖美元美債地位的前提下解決債務壓力。
這是一套連環的大動作,必然 會動搖現有的貨幣體系和資產體系。
它利好什么、利空什么,完全看老美的政C保的是什么,不保的是什么。
很明顯,為了把債務解決掉,老美現在押注的是穩定幣這些數字貨幣。
不保的是什么?
是美元以及美債為代表的美元資產。
因為美債危機平穩落地和保美元資產在此刻是矛盾的,兩個只能保一個。
但凡他們有辦法保兩邊,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焦頭爛額,
所以懂王只能是犧牲一邊,用美元資產貶值度過美債危機。
等到整個美債問題解決之后,老美才會考慮重新去吹美元資產的泡泡。
說到這,大伙大概應該就有模糊的概念了。
既然老美自己都要放棄美元資產了,那么在幾個法案落地之后,美元必然會大幅度貶值,美債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美元資產短期內會有很大的回調空間。
那這個環境下利好什么資產?
一定是站在美元資產對立面的 避險資產 。
比如大宗商品,像 黃金 、 白銀 、 銅 這些貴金屬;
比如 高股息的股票 、紅利指數基金 ;
比如 穩定收益的長期債券 以及 隨時能取出現金的儲蓄型資產。
在懂王有意識地打壓美元和美元資產的背景下, 今年下半年,依然會是避險資產的天堂。
就在剛剛,最新消息顯示:
8月份開始,現金買黃金超10萬元需要上報。
這是什么信號?
很多事不能講得太細,大家只需要知道一點:
限購的、買賣管得比較嚴的東西,一定是值錢的東西。
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布局避險資產,保護好自己的財富,不要因為接下來老美的騷操作導致財富損失。
具體如何在下半年布局避險資產,哪些資產是美元資產貶值背景下最好的避險資產?
具體的答案,文章中不方便直接說,詳細的我們會在明天中午的公開直播中給大家分析。
想要抓住下半年的財富機會,或者不想被 美元可能出現的大貶值稀釋掉財富的話,可以來聽聽我們的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