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有點長,但還是那句話,看你你不會后悔...
隨著桂林街頭及桂林各種“無人便利店”的大量出現,“無人經濟”這個詞也成為了桂林本地社交平臺上熱議的話題。有一些市民認為,現在部分無人便利店都充斥著“少兒不宜”的商品,這樣無人監管的情況會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帶來不好的影響。
秀峰區中山中路八桂大廈附近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而在近期,每日桂林互動編輯部也對桂林街頭的部分“無人經濟”進行了走訪后發現,現階段桂林市的“無人經濟店鋪”整體上種類不多,雖然有“無人鞋包店、美甲店、菜鳥驛站”等店鋪,但大部分的“無人經濟”都以“成人用品售賣”為主,可見部分網友、家長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中山中路上的“無人商店”
6月24日,桂林人論壇網友mqy11發表了一篇題為《 24小時無人便利店,在桂林 》的帖子,介紹了現如今出現在桂林街頭的各種“24小時無人便利店”。
他表示,無人便利店在幾年前在某知名企業家推崇下曾一度火爆,省去了人工,但“現如今看到的24小時便利店,門口蜘蛛網連連,店里柜子,商品稀稀拉拉,這波銷售...不懂能否頂得住租金壓力沒有”
面對作者的疑問,在評論區有很多網友也對此進行了解答。有的網友介紹了自己曾經在十幾年前依靠“無人經濟”賺錢的經歷,也有網友指出了這種經營模式的弊端,更有網友指出,這樣售賣模式本質就是“無人售貨機”,如今只不過是換個名號出來割韭菜。
為了解“無人經濟”現階段在桂林市的情況,7月1日每日桂林互動編輯部走訪了桂林市街頭的部分“無人經濟”店。而這次的探訪,也讓我們發現了“無人經濟”更多讓人思考的東西。
八桂大廈附近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門口宣傳語/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秀峰區中山中路八桂大廈附近,每日桂林互動編輯部走進了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在店內編輯部人員看到,這里確如商家所言,不似傳統商業模式那樣有導購人員對消費者進行引導。一切全憑消費者自助選購商品。
八桂大廈附近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店內商品/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店內的墻壁上,張貼著各種提示標語時刻提醒著在店內應遵循的要點。雖然無人守店,但在每一件商品處都標出了價格,確如宣傳所言,店內商品售價最沒有超過99元的。
八桂大廈附近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內部提示/每日桂林互動攝
除了包包,店內還出售項鏈等飾品。同樣是明碼標價并配上了相關的購物注意事項。在探訪過程中,我們在臨桂吾悅廣場的自助美甲店與一位正在店內進行購物的市民進行了溝通。
八桂大廈附近一家無人自助包包店店內商品/每日桂林互動攝
對這種消費方式她表示,對她這樣的“社恐人群”來說,“無人經濟”確實對她比較友好。“我平時購物就不喜歡有人跟著我,讓我自己挑,挑的不合適就走,挺好的”
讓家長擔心的“無人便利店”
除了“無人自助包包店”,在五美路、銀錠路、蘆笛路,每日桂林互動編輯部也發現了許多“24小時無人便利店”,但與中山路、臨桂吾悅廣場這些自助店不同的是,這些“無人便利店”大多出售的是成人用品。
蘆笛路一家“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蘆笛路某“無人便利店”編輯部成員發現,這里除了售賣各種零食外,更多的則是在售賣各種“成人用品”,價格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
蘆笛路一家“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同店鋪周圍居民溝通時了解到,類似的店鋪在近幾年突然興起。但這些市民表示,類似商品以“無人方式”進行售賣,確實保護了成年人的隱私。但也有人對此表現出了擔憂。
蘆笛路一家“無人便利店”店內出售的食品/每日桂林互動攝
“講是講店內有監控,不給豆子鬼進去,但這種東西誰能保證百分之百,萬一一些未成年的把爺進克看到這些東西,實在是不好”
蘆笛路一家“無人便利店”店內出售的商品/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探訪過程中,編輯部成員也與一些蘆笛小學家長談及對這些“無人便利店”的看法,有的家長表示,每次接送孩子放學路過這種“無人便利店”,他都加速路過。“小孩子好奇心重,有時候問我這店里賣什么,我實在不曉得浪子回答,看到就緊張的冒冷汗,每次路過我都尷尬的想死”
桂林的“無人經濟”路在何方
桂林的“無人經濟”不光包含前文所描述的“無人自助包包店”、“無人自助美甲店”、“無人便利店”,甚至就連小區周圍一些菜鳥驛站實行的“自助取件”也屬于“無人經濟”范疇。
桂林五中附近一家菜鳥驛站/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疊彩區環城北一路桂林市第五中學周邊的一個菜鳥驛站編輯部成員看到,店鋪門口明確張貼著“無人取件”步驟供市民知曉。
桂林五中附近一家菜鳥驛站自助取件提示/每日桂林互動攝
在店內,商家也用紅底白字的橫幅寫著“本店已升級為無人取件驛站”。通過與商家的溝通獲悉,每晚7點下班后,市民可按照提示進行自助取件,方便快捷。
桂林五中附近一家菜鳥驛站/每日桂林互動攝
但在桂林,并非所有人都對“無人經濟”表示認同。一部分市民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對老年人真不大友好。
6月23日,桂林日報、桂林生活網便刊載了一篇題為《桂林街頭興起“無人經濟”,便利背后有隱憂》的文章,其中桂林市一些老人對這種售賣、取快遞的方式極為不適,因為手機操作對他們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
桂林市象山區五美路一“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而一些人則表示,傳統的售賣方式能增加人與人的溝通交流,這種“無人便利店”缺少了很多人情味。
桂林市象山區五美路一“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事實上不光在桂林,“無人經濟”在廣西多地也有出現。2023年8月南寧晚報就報道了南寧街頭出現的“無人經濟”狀況。
這些“無人店”主要是為了減少人工成本。一般說來無人值守便利店一個30平方米左右的運營面積內,3個人可運營30家,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桂林象山區福旺路一“成人用品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但有的“無人店”在實際運營中遇到較大問題,如無人銷售便利店存在商品失竊,無人銷售服裝店讓顧客感到不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服裝,進而棄之離去。
桂林象山區銀錠路一“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無論是桂林的“無人經濟”還是廣西的“無人經濟”要想健康發展壯大,正如廣西營銷專家、南寧學院副教授覃楊所說的那樣,“無人經營”時代,從本質上說不是“有人”或“無人”,最關鍵的要滿足消費者需求。
桂林象山區通泉巷一“成人用品無人便利店”/每日桂林互動攝
而商家要想在“無人經濟”浪潮中牟利,則明確哪些行業適宜“無人經濟”這個賽道。如服裝店,店員要給予服裝搭配方面建議,若沒有店員,顧客的體驗感不太好。
市民在“無人球場”踢球//圖源:南寧晚報
當前形勢下,更適合做“無人化”的經營部分,更多地集中于去人工化的快銷品,比如精神類書刊、充值卡類等,這類產品適合近階段做“無人店”。
桂林疊彩區蘆笛路一“無人便利店”店內所售商品/每日桂林互動攝
總而言之,“無人經濟”的好壞,在于能否給市民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服務。只有滿足市民需求,讓市民生活更便利,桂林的“無人經濟”才能有更好發展。從這點看,桂林的“無人經濟”要想有著光明未來,要做的還有很多。
2025頭條留言活動繼續進行
1、活動不定期選取頭條文章
2、我們將在當天頭條內容下方的評論區,隨機選取10位用戶發放獎勵
3、中獎用戶可獲得10萬桂林字牌金幣
4、參與活動的頭條文章會在發文當天,通過每日桂林小官在每日桂林微信粉絲群和朋友圈進行公布
不怕各位笑話,筆者小時候上學的路上就有類似這種‘’無人便利店”賣成人用品,每次路過,都加快腳步趕緊跑!可以說,家長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換個角度,只要按規定做生意,不違法,出售任何商品都是沒問題的,不同的是,一些商品或者是一些經濟模式的存在是否給老百姓便利,提供方便,這才是“搞的克”的關鍵!對桂林街頭這些“無人經濟”你怎么看?你覺得它讓你的生活方便了嗎?你覺得這些“無人便利店”對未成年人有影響嗎?請大家轉發這條新聞后評論區聊聊,共同討論!
▍內容來源:每日桂林互動網友、桂林人論壇、光明日報、今日閔行等
▍圖片來源:見標注(其余源于網絡)
▍圖文編輯:必被LQ的人字拖
顧晃任律師
廣西瀛桂律師事務所律師
(微信同號)
該律師專注于公司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勞動法等領域,任桂林多家企業法律顧問,有需可聯系咨詢。
支持我們
就請給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