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座房子竟然矗立在馬路正中間已經14年了,房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位路人嘆息道。
另一位則回應道: “唉,肯定是當初覺得拆遷補償太少了吧。他堅持不讓拆。聽說他的老婆早就不想守這房子,早就跑了,剩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守著這個地方。”
這座房子的主人叫張新國。這樣的閑話已經在過去的14年間被他聽了無數遍。由于房子位于馬路正中,每次交通高峰期總會導致堵車。有時脾氣不好的司機甚至會直接對著這棟房子破口大罵。對于這一切,張新國已經麻木了,見慣了也不再生氣。
回到14年前,當政府提出拆遷時,由于條件不合心意,張新國提出了天價賠償要求:1億現金和6套房產的補償。經過這么多年的時間,張新國和他的房子到底有了怎樣的發展呢?
這座房子是一棟三層的小洋樓,位于上海松江區滬亭北路的繁華街段。張新國是在結婚不久后,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重建了這棟房子。
根據張新國的敘述,要追溯這座房子的歷史,得從他父親的年代開始。上世紀三十年代,張新國的父親便在這片土地上蓋起了自己的房子。那個時候,張家三口住在這里,過得平靜而簡單。
1951年,張新國結婚了,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可張父卻愁眉苦臉。因為那個時代的經濟狀況不佳,張父根本沒法給兒子買一套新房。因此,結婚后的張新國和妻子、父母四人不得不擠在同一屋檐下。張父自然不愿拆散這對年輕人,但又難以讓兒子與妻子與自己共住,于是他把房子的所有權過給了張新國,并決定帶著妻子回鄉下生活。
對于張新國而言,盡管家里空間不大,但畢竟有地方住,鄉下條件更加簡陋,于是他決定與父母作別,讓他們回到老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新國與妻子迎來了兩個孩子。起初,孩子們年幼,一家人擠在一起還算寬松,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房子越來越顯得擁擠不堪。妻子便提出了重新擴建房屋的建議。
“老張,我看這房子以后得擴建一下了,孩子們總不能一直和我們睡在一起吧。”妻子的提醒讓張新國也感到深有同感,但問題是擴建需要資金,而當時家里正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如果把積蓄全拿去翻新房子,那以后的生活又該怎么辦?于是,四口之家便在這個舊房子里繼續擠了十多年,直到孩子們逐漸長大并獨立生活。
然而,隨著兒子結婚,張新國再次面臨當年父親的困境:這套房子已經不適合他們全家居住。張新國決定再度裝修擴建這座房子。經過與兒媳的父母商議,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出資裝修,張新國家承擔20萬元,兒媳家承擔10萬元。為了擴建房子,張新國還需要購買鄰居的土地,所以這部分費用也包含在內。
既然決定重新裝修,張新國便打算一次性解決。他不僅將房子的左右兩側擴展,還決定在二樓上方再加蓋一層。除此之外,他特意請來設計師對室內進行軟裝設計。在外立面上,原本簡陋的水泥墻面被粉色的瓷磚所取代,外觀煥然一新。經過幾個月的辛勤施工,原本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被擴建成了300多平米的三層小洋樓。如今,這座房子因其鮮艷的外觀和不規則的設計,成為了滬亭北路上的一道“風景線”。
房子竣工后,附近的鄰居紛紛前來參觀,看著這座“金碧輝煌”的房屋,大家都忍不住夸獎張新國:“老張,你真是個天才,應該去做建筑設計師?!?/p>
然而,隨著兒子的婚后入住,張新國發現原本300多平米的房子顯得有些空曠??臻g上有不少房間根本沒有使用,這讓他有些心生感慨。于是他提議將一樓的房間出租,既能減輕家庭負擔,又能帶來額外的收入。
“咱們家有這么多空房,不如租出去,反正也閑著。” 張新國看中了上海那時房價不斷上漲的趨勢,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果然,房租定得稍高,但因為房子位置優越,還是有很多人主動找上門租房。
這一切看似一帆風順,直到2003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大規模的城市改造計劃,許多老舊房屋將面臨拆遷。張新國的房子也在拆遷范圍內。起初,張新國并未感到太過擔憂,認為政府拆遷必定會提供高額的補償,于是準備拿著這筆補償款去其他地方買房。
然而,張新國一去咨詢才得知,按照政府的補償標準,他的房子并不值他想象中的那么多。盡管他家是300多平米,但政府給出的賠償方案卻是1百多平米獲得270萬補償和4套房。張新國心里頓時不平衡起來,因為鄰居家也同樣是100多平米,卻因為有兩個兒子,能分到6套房,而他家只能得到4套,這讓他憤怒不已。
“憑什么我們家只能得到這么少的賠償?” 張新國十分不滿,再三與工作人員交涉,但仍然沒有改變補償方案。于是,他提出了極為高的條件——賠償1億和6套房產,要求政府照辦。對此,政府并未妥協,最終決定繞過他進行拆遷,讓張新國繼續“釘子戶”般地守著自己的房子。
14年過去了,張新國依舊堅守在這座房子里,周圍的鄰居紛紛搬走,妻子和孩子們也早早受不了這種生活,選擇搬了出去,只有張新國一個人獨自承受著四周的喧囂。
2017年,拆遷辦的新主任陸輝前來與張新國溝通。他明白,繼續僵持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尤其對交通和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經過談判,張新國終于同意將房子騰空,并接受了政府的條件:320萬補償加4套房。
然而,盡管張新國最終拿到了補償款,他依然覺得,自己當初的堅持和要求,失去了很多。張新國的故事或許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尤其是在面對政府的強硬政策時,過度的堅持只會讓人失去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