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說起一件事:
“兒子的幼兒園,舉辦了畢業(yè)野餐露營活動,我看到群里發(fā)的照片,兒子一個人站著一動不動,而別的小朋友,玩的玩、吃的吃,放得很開。”
兒子回來后,朋友問他:為什么一直站在那里。
小家伙說:自己在排隊,老師沒拿給他,就不敢拿!
朋友莫名感到有些難過:把孩子教得太規(guī)矩、太老實,是錯的嗎?像兒子這樣性格的人,將來長大后很吃虧。
這個世界讓我覺得,你是老實孩子你就完蛋了
父母把孩子調(diào)教得太規(guī)矩,本質(zhì)是減少自己精神付出,省事。
可惜,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是有膽識有魄力的人,才能吃得開,尤其還是個男孩子。
好好想想馬戲團(tuán)的老虎,你是希望它,保持天性如虎添翼,還是以后唯唯諾諾,淹沒在大多數(shù)人里。
我倒是覺得,朋友的溝通方式也欠妥,不是指責(zé)孩子:一動也不動。
應(yīng)該笑著問他:那么多好玩的,那么多好吃的,怎么不去感受呀。要是我,先吃點心,再去玩我喜歡游戲。
耐心引導(dǎo)孩子,比說教更管用。
朋友也突然感慨:這個世界讓我覺得,你是老實孩子你就完蛋了。
深以為然。
老實孩子,可能小時候比較省心,不鬧事,學(xué)習(xí)也還好,因為不會反抗不會抵觸學(xué)習(xí)。
但是長大了,需要做人生選擇的時候會吃虧,不會做選擇。而這個時候,家長是沒有辦法幫忙的。
我就是那個小時候老實,長大了吃虧的倒霉孩子。
這里“老實”就是指聽話,在家聽爸媽,在校聽老師,在單位聽領(lǐng)導(dǎo),同事間多幫忙,親戚里多擔(dān)待。
聽話的孩子很容易被坑,一般進(jìn)社會后,不可能不遇到“奇葩”。
“老實”人缺乏反叛精神,也缺乏自主思想。
千萬別把孩子養(yǎng)得太老實
聽話,只是為了父母方便。
我媽曾因為嫌我不夠聽話(強調(diào)一遍“不夠”),還想通過算八字改名字的方式讓我更乖。
步入社會后,我因為乖乖女的性格吃了不少虧。
既然沒有開明的父母,那就讓自己成為開明的父母吧。
女兒四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從幼兒園把她接到單位。
她和小朋友玩時,只因不想?yún)⒓有』锇榈挠螒颍惚活I(lǐng)頭的小朋友,以好吃的為誘惑,指使另一個小朋友追著打……
當(dāng)女兒散亂著頭發(fā),零亂著衣服,哭著來辦公室時,我才知道:女兒不僅不會還口,更不會還手……
我默默地反思……
而現(xiàn)在,無故招惹我閨女的,哪怕是男孩,她也敢與之較量,爭取把他按在地上。
雖然不提倡打架,但是能保護(hù)自己的孩子,真的超級棒!
一直以來,我們都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有多美好,有多溫暖和善良。
但也別忘了,保護(hù)自己,才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必修課!
是的,如果把孩子教育得過分乖巧、懂事,真是父母的悲哀。
我養(yǎng)育孩子,是讓她自由、幸福地做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口中的乖孩子。
我教閨女規(guī)矩,教她禮貌,但不會教她乖,聽話。
我要努力把女兒養(yǎng)“野”一點。
我從不教她聽話,甚至刻意避免這個詞,教她規(guī)則,教她守法,教她保護(hù)自己,教她說不,引導(dǎo)她做自己喜歡的自己。
不要把孩子養(yǎng)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老實”孩子。
而是要讓孩子眼中有光,但身上有刺;愿意給別人撐傘,但也能照顧自己,不被淋濕。
孩子最好的模樣,一定是隨和而不失棱角,柔軟卻不失鋒芒。
懂得善待他人,但更明白如何保護(hù)好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