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拿起磚頭不能抱你,放下磚頭沒法養(yǎng)你。”記得這是好多年前看到的一句話,但一直在我心里轉(zhuǎn)悠。成年人的無奈,大概就是如此了。
如果拼了命地賺錢,就很難陪好孩子;如果不努力賺錢,又養(yǎng)不起娃,還有身后的老婆(老公)和父母。
時光荏苒,先賺錢還是先陪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在20年后,差距也會更明顯。
同一個問題,答案也一樣
職場媽媽,總會對孩子有天然的愧疚感,就像我的閨蜜楠楠,休完產(chǎn)假就上班了。女兒的生日,她在出差,娃的入園儀式,她在上班,娃的家長會,她又出差了。
有次晚上回家看到孩子桌子上畫的“全家福”,眼淚一下子就沖出來了。一家三口,除了爸爸和孩子,就是家里養(yǎng)的哈士奇,媽媽沒有出現(xiàn)在畫冊上。
楠楠說,她想過調(diào)整到輕松一點(diǎn)的崗位上,可哪有那么容易?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你想調(diào),前提是有人走。
有次她調(diào)休,想帶孩子出去玩一會兒,結(jié)果,還沒出門,女兒就哭起來了。問了幾次才知道:“女兒希望媽媽在家陪她說話,陪她睡覺,哪里也不想去”。
楠楠說,她哭得稀里嘩啦,把孩子都嚇到了。然后,那一整天,她們沒出門,就在家里,陪女兒做她想做的事情。
楠楠還是去上班了,因?yàn)檫€要還車貸、房貸、學(xué)費(fèi),這些哪個都離不開錢。不上班,天上掉錢嗎?
只是,后來女兒畫的全家福上,開始有了媽媽的位置。
我是全職媽媽,每天除了照顧孩子,還會做點(diǎn)自己的小事情,包括做自媒體。在我看來,好像陪著孩子走過了每一個成長節(jié)點(diǎn)。他們也很開心,生日、節(jié)日、假期、周末,有媽媽陪著。
可我的內(nèi)心,也是非常渴望職場的。一年到頭,僅有幾次跟朋友相聚的機(jī)會。看著她們眉飛色舞地談同事八卦、新款發(fā)型、升職加薪,我只能戰(zhàn)略性喝水。
所以,我們面臨的,其實(shí)是同一個問題。
職場媽媽羨慕全職媽媽可以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全職媽媽羨慕職場媽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能找到價值感。
可我們共同的角色,還是——媽媽。不論前面加了多少綴詞,不是嗎?
靠近成長,做好平衡
我有段時間特別擰巴,會為晚上加班沒時間陪孩子而內(nèi)疚,第二天又因?yàn)樽蛱旃ぷ鳑]收尾而煩躁。總之,每天就在這兩種情緒中,不斷拉扯。
不做100分媽媽,我怎么覺得,自己60分也不到?為什么?怎么辦?到底該先賺錢還是先陪娃?
那段時間,我總會在娃睡著的深夜默默流淚,早上面對工作,又會覺得滿腦袋都是昨晚有沒有陪好孩子?
其實(shí),我們難過的,可能是自己沒有做好平衡。在工作中找養(yǎng)娃的意義,在帶娃時,又想要追求自我價值。
看到一位媽媽留言,我覺得充滿力量:
“我現(xiàn)在每天工作之余抽點(diǎn)時間接孩子到上班點(diǎn),他寫作業(yè)我干活。”
“飯點(diǎn)到了我去食堂買一大份飯菜,母子倆分著吃,因?yàn)槲覀兌际菍W(xué)歷低只能干些社會底層工作。”
“他爸做臨時工,每天8點(diǎn)左右來我上班點(diǎn)接他回家。深夜下班回家,我都要去他的小房間看看,是否蓋被子,有沒有翻身掉地上來?”
“忙的時候周末還要帶他來加班,回想一下自己活得很狼狽,為了頑強(qiáng)地生活在這座城里,每天熬著到凌晨一兩點(diǎn),眼有時瘀青。”
“可是,我希望能憑自己微弱的能力,把孩子帶身邊,養(yǎng)育好他,雖然站著生活比較體面,可我跪著總比躺平強(qiáng)。”
哪怕是跪著生活,也比躺平要強(qiáng),這是逆境中的成長。
是啊,如果你已經(jīng)足夠努力,不管是在帶娃還是工作上,又何必糾結(jié),陪娃多久,見證多少呢?作為普通人,誰能兩全呢?
想想20年后
20年后,或許你因?yàn)槟茌p松支付孩子未來的房子首付,幫孩子積累了一定人脈,讓他可以站在更高的起點(diǎn)上。
又或者,你因?yàn)槎嗄甑挠眯呐惆椋尯⒆拥莫?dú)立能力、學(xué)習(xí)能力滋生了翅膀,飛向更廣闊的未來。
哪個,都是值得稱贊的啊!
所以,別為了一時的焦慮,否定自己的選擇和努力。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你努力的樣子,都會成為孩子的成長底色,讓他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好。
可能有的人會說,錢能買來玩具,買來最好的學(xué)校,但買不來跟孩子的親密感。但我想說,給孩子你有的,就夠了,而不是面面俱到。你擔(dān)心的那些,或許只是自己的臆想。
如果可以重新做家庭分工,你可以試試:
√ 0—6歲多陪伴,找一份時間彈性高的工作;
√ 小學(xué)階段培養(yǎng)獨(dú)立性,家務(wù)、學(xué)習(xí)的事情讓他自己安排,換一份穩(wěn)定工作;
√ 青春期階段,做孩子的“顧問”,而非掌舵手,重心放在工作上;
√ 每周保證3~4小時親子時光(不看手機(jī)的那種);
√ 有余力開展副業(yè),幫助提升自己。
枕邊育兒寄語: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想借題發(fā)揮制造育兒焦慮。但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在工作和育兒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diǎn)。你的生命狀態(tài),才是孩子成長的底色!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