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3650個日夜,每一次咀嚼、每一陣微風,都能引發如閃電般撕裂的劇痛。93歲的張奶奶被三叉神經痛折磨得夜不能寐、食難下咽,疊加高血壓、冠心病的困擾,輾轉多家醫院卻始終無果。疼痛,幾乎要將她的生命活力一點點吞噬。
來到我院神經外科二病區,醫院迅速組織多學科專家團隊(MDT)會診,展開“頭腦風暴”,為張奶奶定制專屬診療方案。特別是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手術部徐國亭主任團隊對患者進行了全面評估,并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首先,完善冠脈血管評估,明確介入治療指征;其次,加強呼吸道管理,積極控制肺部感染;同時,密切監測心電活動,預防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此外,通過藥物優化心功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最后,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溝通,確保知情同意。經過系統的術前準備,患者心功能指標有所改善,感染指標趨于穩定,手術時機逐漸成熟。
經過周密籌備,手術在今日如期進行。神經外科二病區和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手術部全程緊密配合,如同精密運轉的齒輪,每一個環節都嚴絲合縫。手術臺上,無影燈下,醫護團隊全神貫注、分秒必爭,特別是李新茂副主任醫師始終守護在病人身邊,給我們外科醫師吃了“定心丸”。幸運的是,術中一切平穩,如同平靜的湖面未起波瀾。當手術順利完成,張奶奶即刻清醒并成功拔管,那一刻,監護儀規律的滴答聲,仿佛奏響了生命的贊歌!如今,張奶奶恢復順利,折磨她十余年的“疼痛惡魔”終于被降服,久違的笑容也重新綻放在她的臉上。
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手術,更是我院多學科協作實力的生動彰顯,是醫者仁心與精湛醫術的完美融合!我們始終相信,生命的奇跡,會在永不言棄的堅守中綻放!
附:
PBC手術原理與技術亮點
三叉神經痛球囊壓迫術(PBC)*是一種經皮穿刺微創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
1. 精準定位:在X光或CT引導下,將空心針穿刺至顱底三叉神經半月節附近。
2. 球囊擴張:導入微型球囊導管,注入造影劑使球囊膨脹(呈"梨形"),壓迫神經節60-120秒。
3. 阻斷痛覺:通過可控性物理壓迫,選擇性破壞傳導痛覺的神經纖維,保留觸覺功能。
優勢:
手術時間短:全程約30分鐘,患者次日即可下床活動。
適用人群廣:尤其適合高齡、合并癥多、拒絕開顱手術者。
即刻止痛:90%以上患者術中疼痛消失,療效立竿見影。
本期供稿:神經外科二病區 王博
本期編輯:鄭 娟
本期校對:嚴曉璐 魏元恒
本期審核:嚴曉璐
往期·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