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農民遇宅基地問題常找錯地,累得腿都斷了,因不了解管理機制。2020年起,宅基地管理職責調整,從一部門獨管變多部門合作。
為建房審批不迷路、權益受損能維權,得清楚部門權責變化與管理重點。2020年前,農村宅基地管理由自然資源部門一家獨管,負責選址規劃、用地審批、產權登記等。其把控規劃合規嚴,但處理糾紛不及時、政策執行缺靈活。
2020年后,形成“農業農村牽頭、自然資源護航、鄉鎮落實、村級把關”的協同格局。農業農村部門全面管宅基地分配、流轉,擔糾紛調解和執法職責,還負責制度改革。
自然資源部門嚴格審核村莊規劃,駁回不符生態紅線的建房申請,負責確權登記。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宅基地申請全流程,推行“一站式聯審”,組織多部門聯合實地踏勘,落實“三到場”。村級組織初審農戶申請材料,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并全程公示,保障公平。審批流程分四步,先村級初審,農戶向村委會提交申請,村級核查鄰里意見、對照規劃確認合規。
接著鄉鎮聯審,申請轉報后多部門聯合審核,涉及農用地轉用需單獨辦理審批。審核通過后,鄉鎮政府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
宅基地使用要嚴守“一戶一宅”,各地有差異化面積標準,不得超法定上限,要符合當地建筑風貌、層高限制。違法處理分工明確,農業農村部門查超面積、未批先建,自然資源部門處置未按規劃建設、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等行為。
多部門通過數據共享、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消除管理盲區。若鄰居侵占宅基地,可先收集證據嘗試協商,無果則向相關部門投訴。
宅基地權屬爭議,可向當地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投訴。涉及違法占地,向自然資源部門舉報。審批中存在違規,向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反映。
若有工作人員違法違紀,向紀檢監察部門投訴。
宅基地關乎農民“安居夢”,讀懂部門職責和管理要點,建房審批不迷茫,權益受損能維權。
若有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