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那可是咱農民的 “根”,關乎著每家每戶的住房大事和切身利益。2025 年,宅基地政策又有了新變化,這些政策與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快來看看你們家受啥影響吧。
宅基地的基本屬性與原則未變
根據 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宅基地的基本屬性依舊明確。它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咱們村民只有使用權,這是我國土地公有制的體現。而且,申請宅基地的主體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就是本村村民,要遵循 “一戶一宅” 原則。這就好比是給咱農民的一個 “專屬福利”,非集體成員,像城鎮居民、退休干部等,是無權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
政策紅線不可觸碰
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 “三不得” 原則。即非集體成員不得取得宅基地、不得強制農民退地、村集體不得違規分配宅基地。同時,明確兩個 “不允許”: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干部到農村占地建房。如果違反這些規定,后果可是很嚴重的。比如城鎮居民購買農房或宅基地,合同是無效的,權益也不受法律保護。
另外,占用耕地建房也不行。根據《土地管理法》,違法占用耕地建房會面臨限期拆除、罰款,甚至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還有未批先建或超面積建房,也都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理,輕者可能要繳納費用,重者房屋可能會被拆除。
“房地一體” 確權登記好處多
今年政策要求全面推行 “房地一體” 確權登記,給咱農民頒發不動產權證書。這可是個大好事,確權后,宅基地和房屋的產權更清晰了。咱們可以用它來抵押融資,解決生產經營中的資金難題,還能通過出租、入股等方式盤活閑置宅基地,獲取更多收益。就像浙江有位村民,把確權后的農房出租,一年能收 5 萬元呢。
閑置宅基地盤活有妙招
對于閑置的宅基地,政策鼓勵大家盤活利用。可以出租,不過最長租賃期限是 20 年,而且要經村集體備案,像用來做民宿、倉儲等都是可以的。也能入股合作,和村集體或涉農企業一起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然后共享收益。另外,閑置宅基地經審批后,還可以轉為經營性用地,通過拍賣、出讓引入資本,這部分收益可是由集體和農戶共享哦。
各地面積標準與審批程序有差異
不同地區對于宅基地的面積標準和審批程序也有所不同。以甘肅慶陽為例,根據《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人均耕地≤667 平方米(1 畝)時,每戶宅基地面積≤200 平方米;人均耕地>1334 平方米,每戶≤330 平方米。審批則需要經過村級初審、部門聯審、驗收登記等流程。
2025 年的宅基地政策,既保護了咱農民的權益,又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咱農民要了解這些政策,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讓宅基地發揮更大的作用。
#宅基地政策 #農村宅基地 #一戶一宅 #房地一體確權 #宅基地流轉
(素材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