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特朗普的“分手大戲”正在變得火熱。兩人通過社交媒體“遠程開火”,不但分寸不讓,且都往對方“軟肋”上打。
據中新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馬斯克極力反對這項法案,認為該法案的瘋狂支出,會將美國徹底搞破產。
而特朗普則反唇相譏,認為該法案動了新能源車補貼這塊蛋糕,將使得馬斯克的特斯拉利益受損,才令他如此發作。摩根大通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稅收抵免政策一旦取消,可能將會使特斯拉每年損失12億美元。
根據美國參議院最新通過修改后的法案,一項針對美國消費者購買新舊電動汽車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政策將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這一時間節點比此前法案版本中規定的年底到期時間更早。
特斯拉股價周二大跌逾5%,很多媒體的解讀就是因CEO馬斯克再次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爆發沖突,引發了投資者對該車企前景的疑慮。
特斯拉的問題還不止于此,有投行對其今年全年的交付量做了悲觀的預測。主要依據是特斯拉在歐洲市場表現連續數月疲軟,外加美國稅收抵免政策的到期,以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幅下滑13%,遠低于市場預期為參考,全年交付前景將“面臨重大風險”。
特斯拉真的沒牌打了嗎?
馬斯克的明牌
即便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下跌超25%,但是以總市值計算,特斯拉以大約6.93萬億元,依然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而且遙遙領先身后的其他車企,比后面20家加起來還要多。
近7萬億人民幣的市值,到底是靠什么邏輯支撐起來的呢?難道整個華爾街看多特斯拉的基金和股民都失策了?
答案很可能是未必,而是因為這些人看到了特斯拉未來發展的潛力:特斯拉將成為一家以提供FSD自動駕駛體驗為主,并結合機器人產品研發和制造的企業。汽車制造和銷售的標簽很可能只是暫時的。
也就是說,特斯拉電動車以后將僅僅作為自動駕駛體驗的硬件承載,而真正厲害的是FSD自動駕駛技術。
上述這個戰略計劃,并不是媒體人的瞎猜,而是馬斯克在多個公開場合自己表述出來的。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也太天馬行空了吧,自動駕駛要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還遠著吧?”
然而,在2020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以“上海速度”完成工廠的審批、建設到首次交付之前,又有多少人會相信純電動汽車會以如此迅猛的態勢,滲透到汽車銷售中去?又有多少人會想到上海滿大街都可以見到特斯拉汽車在行駛,國內眾多新能源汽車廠商會在這幾年增長得如此迅速?
更能具體說明問題的是,6月28日,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發布微博稱,“歷史上首次車輛自己交付到車主手中。全程沒有駕駛員、沒有遠程操控,最高時速達到115公里,平安來到客戶家門口。這是一臺煥新Model Y。”
隨即,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轉發了該條微博并表示:“特斯拉確實了不起,在很多領域引領了行業趨勢,尤其是FSD。我們還要繼續學習!”
這背后是特斯拉展示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進步——這次“自動交付”跨越了城市,并且是歷史首次在車內無人,也沒有遠程操作員控制車輛的情況下,在公共高速公路上進行完全的自動駕駛。
據悉,這輛車從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出發,全程沒有駕駛員,自己駛出停車場,并經過城市路段、上下高速,最終來到客戶家門口,把自己交付給新車主。不需要大卡車長距離運送新車,不需要交付中心的地皮和運營成本,在充滿科幻的體驗之下,是FSD技術實力可以為特斯拉在交付環節省下的真金白銀。
FSD的應用
支撐起特斯拉自動駕駛FSD技術的底座就是人工智能。這其中包含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在硬件層面,特斯拉有FSD芯片、Dojo芯片等;在軟件層面,特斯拉研發了Dojo超算系統、神經網絡模型以及自動駕駛算法等。
最新版FSD在智能化水平上有顯著提升,包括引入基于HW4.0硬件的高分辨率ISP圖像處理器(每秒36幀),增強車輛在復雜場景下的感知與決策能力。
此外,支持新的速度配置模式,更靈活地適用于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駕駛。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的超級計算機“Cortex”也為FSD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憑借5萬顆英偉達H100計算集群,FSD的AI訓練速度提高了5倍,結合全球700多萬輛特斯拉車主上傳的實時駕駛數據,進一步加快了技術迭代進程。
總結一句話就是,軟硬件的技術實力都非常強。然而更厲害的地方是應用層面。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2日(星期日),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正式啟動了其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運營服務 。雖然僅有10輛左右的2025款Model Y車型投入運營,且運營地域被嚴格限制在奧斯汀市的一個特定區域,但這畢竟是特斯拉打開無人駕駛商業版圖的第一個關鍵步驟。
華興證券以Model Y車型Robotaxi運營進行的測算表明,以三年折舊來、單車成本4.5萬美元,以及當前特斯拉每一單統一4.2美元計算,每輛車每天的凈利潤或能達到25.4美元。如果以特斯拉可能要推出的更低成本的專用Cybercab車型計算,則每輛車每天的凈利潤或能達到39.9美元。一旦車隊規模做大,這方面的收入是可觀的。
但出租車運營絕不是FSD應用的終點,以Robotaxi這道開胃菜,打響FSD自動駕駛的招牌,才是馬斯克真正的策略。他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到明年年底,美國將有數十萬輛,甚至超過一百萬輛特斯拉進行自動駕駛汽車行駛。
特斯拉Robotaxi完全是基于FSD自駕技術之上,采用純視覺(無激光雷達)的硬件方案,智駕硬件與目前的量產Model Y完全相同。軟件方面的參數規模和算法相比于現有的FSD都有所升級,此算法之后也會應用到現有的特斯拉FSD上。
特斯拉的FSD僅依賴于多個外部攝像頭探測來進行行駛過程中的各類導航、轉向和制動。馬斯克堅持認為,僅使用攝像頭的技術是實現自動駕駛最“人性化”的方式,因為人類正是通過眼睛來導航道路。這聽上去很有點科幻浪漫主義,然而背后卻有著明顯的經濟算盤。
純視覺方案與其他采用攝像頭加傳感器的陣列(包括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方案相比,需要更加強大的算法支撐,否則就可能面臨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不過最大的優點是成本較低和便于升級。
有研究機構指出,采用激光雷達方案的成本遠高于僅采用攝像頭的純視覺方案,前者每輛車的成本需要約1.2萬美元,而后者每輛車的成本僅需約400美元。
此外,特斯拉靠遠程軟件升級就可以幫助汽車大幅度升級自駕能力,這相對于要靠更多硬件升級才能做到的車企來說,更容易收取訂閱等定期軟件使用費。馬斯克作為互聯網大潮中崛起的富豪,通過類似SaaS(軟件運營服務)企業這般獲取收益,也是其典型的思維模式。
賣了一輛車給你,后續真正賺錢的,可能是每年固定收取的FSD使用費。
尾聲
鑒于特斯拉在某些地域的銷量下降是伴隨馬斯克積極參與政治,全力支持特朗普,隨著馬斯克和特朗普陣營的決裂,后續特斯拉在歐洲等地的銷量也有可能回升。
不過,支撐起特斯拉市值和未來的,將并不是汽車本身,而是由AI技術、機器人技術驅動,以自研軟硬件為基礎,通過FSD自動駕駛體驗最終落實的服務。電動車只是載體。
免責聲明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