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天,大別山各地的紅軍游擊隊紛紛從隱蔽的山林中走出,向黃安(今紅安縣)七里坪匯聚。戰士們懷著不同的心情前來,有人是興奮,有人卻滿腔怒火。剛到集結地,許多人就開始埋怨詛咒,有的直接罵高敬亭要變節叛變,還有一些人嚷嚷著不如回去繼續打游擊戰。
部隊好不容易聚齊,怎么一到就鬧起來了,甚至有人罵最受尊敬的領導是叛徒?
原來,大家是接到了高敬亭的命令,才冒著風險從深山的巖洞石穴中出來,前往七里坪集結的。但剛到,就傳出消息說高敬亭代表紅28軍與國民黨達成了停戰協議,所有集結的紅軍將被納入國民黨軍隊,接受國民黨的番號,改編成蔣介石領導的軍隊。
要紅軍放下武器,轉而加入國軍,這對大家來說無疑是背叛革命。從1927年國共分裂以來,大家與國民黨打了十年戰爭,多少同志犧牲在蔣介石的刀下,這血海深仇根本沒報,怎么能與死敵合作?
士兵們心中充滿憤怒和不滿,有人聽說中央派來了鄭位三作為代表,立刻聯合起來包圍他的住處,要求說清楚來龍去脈。更有人直指他是“假代表”,“叛徒”。
高敬亭聽說中央代表被圍,立刻帶著手槍隊趕來平息風波,拘捕了幾名頭目,準備嚴厲懲罰。
然而,鄭位三整理了被拉扯亂的衣服,平靜勸阻了高敬亭。他說:“同志們堅持到現在實屬不易,能存活下來的都是寶貴的力量。他們長期隱居深山,信息閉塞,根本不了解黨中央的新指示,也不清楚國內形勢的巨大變化。突然傳來國共合作的消息,思想自然產生抵觸。打了十年仗,血債未報,誰能一下接受要和敵人合作、換上敵軍番號?這種思想反應很正常。我們要做的是耐心教育,幫他們理解形勢,我相信最終大家會接受的。”
“這次情緒波動很大,形勢極不穩定,搞不好會出大事。”高敬亭憂慮地說,“過去無論多苦多累,犧牲再多,我們都咬牙堅持。現在不用鉆山洞睡巖穴了,卻有人嚷嚷要回去打游擊,要和國民黨死磕,真是不好帶了。”
“正因為大家思想上有疙瘩,更要抓緊開展細致的思想工作。”鄭位三回應,“中央派我們來,就是預料到改編過程中會有復雜情況。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靠關押肅反,張國濤那一套已害死無數無辜。面對思想混亂,只有耐心說服,做好政治工作才能化解。”
鄭位三與高敬亭、肖望東等商議后,決定將所有集結到七里坪的戰士集中起來,開辦一期培訓班,針對思想問題逐條梳理,全面進行教育,讓大家了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明白為何要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鄭位三是中央從延安派來大別山的代表。出發前,7月2日毛澤東專門與他及隨行人員談話,詳細交代了新的任務和工作方式。因陜北連日陰雨,籌備較慢,他們直到8月中旬才啟程,9月上旬抵達黃安七里坪。
這期間,國內形勢迅速變化。7月7日蘆溝橋事變和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國共雙方談判加快。8月23日,國民政府宣布將陜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9月25日,115師在平型關大捷振奮全國抗戰士氣。
高敬亭領導的紅28軍雖然長期孤立敵后,但形勢變化使大別山敵我關系發生微妙變化。7月初蘆溝橋事變時,他帶部隊從鄂東北轉戰皖西,會見了鄂皖特委書記何耀榜。那里,他驚喜地收到來自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帶來的中央文件。
結合戰局變化,高敬亭準確判斷形勢即將大變,主動向國民黨提出停戰、合作抗日。經過多次談判,雙方達成停戰協議。他命令散布在大別山各地的紅軍游擊隊迅速前往七里坪集結。
鄭位三從延安出發,經西安、南京、六安抵達安徽,在六安時便獲知高敬亭已達成協議,遷軍部到七里坪,省去了尋找高敬亭的時間。他們9月初到達七里坪,順利與高敬亭會合。
鄭位三與高敬亭碰面時,部隊已經被改編為八路軍,準備奔赴抗日前線。然而,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改編尚未確定,國共兩黨仍在談判博弈。匯聚七里坪的游擊隊員人數不斷增加,聽說要改編成國軍,情緒越發激烈。
鄭位三與高敬亭達成共識,培訓班越早舉辦越有利于穩定軍心。但培訓班名義卻成難題。雖為抗戰目的,但政策尚未明朗,且雙方剛停戰,不能以戰爭名義辦班。多次討論未果,最終鄭位三決定以“游擊隊干部訓練班”的名義開辦。
經過準備,10月初第一期“游擊隊干部訓練班”在七里坪開班,200多名戰士參加。授課主講由鄭位三、高敬亭、何耀榜、肖望東等人承擔。鄭位三資歷最高、代表中央,講得最詳細。
開班第一天,就有人質疑為何與蔣介石停戰,有人列舉國民黨屠殺紅軍的鐵證,課堂頓時變成了控訴蔣介石的聲討會。
鄭位三深知這些游擊隊長期隱蔽山區,信息閉塞,與中央斷聯,對全國形勢和合作政策不了解,是產生抵觸的根源。
他經驗豐富,允許大家發泄情緒,聽完后才開始正面講解。
他根據延安帶來的中央文件,詳解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講明抗戰爆發后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階級斗爭暫居次要,只有內部分裂停止,才能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大多數人理解了,但仍有少數人迷茫。他便講了個比喻:“一家兩兄弟互相吵架打架,突然來了強盜,要搶東西砸房子。你們說,這兩兄弟該怎么辦?”
“只能團結一致,干掉強盜!”有人搶答。
“對!只有兄弟團結,才能保衛家園。國家也是一樣。日本人已侵入我們的土地,國共兩黨怎能繼續內斗?”
“當然不能!”
“所以,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我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團結一切力量,擊敗日本侵略者,驅逐他們出中國。”
教室里響起熱烈掌聲,不少人豎起大拇指:“中央代表水平高,說得我們服氣。”
思想矛盾得以化解,培訓班進入平穩階段。大家認真學習、刻苦訓練,精神煥發。后續從深山趕來的戰士,也陸續參加第二、第三期培訓。
然而,好景不長。數天后,駐地出現新危機,情緒波動比前次更激烈。一石激起千層浪,傳遍各駐地。有的淚流滿面,有的滿腔憤怒,甚至有人沖進軍部蔡家祠堂,質問領導:“到底是不是要騙我們,把大家帶去做叛徒?”
風波的導火索,是司令部發出的換裝命令。
就在“游擊隊干部訓練班”如火如荼進行時,國共雙方關于長江以南紅軍改編達成協議。10月12日,國民政府宣布將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下轄四個支隊。大別山紅28軍與桐柏山豫南紅軍游擊隊組成第四支隊,轄第七、八、九三個團,司令員高敬亭,參謀長林維先,政治部主任蕭望東。
有了明確番號和合法抗日身份,尤其高敬亭仍為司令員,戰士們心情振奮,期待早日沖鋒陷陣,擊敗敵人。
紅28軍改編成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七、九團后,戰士們依然穿著紅軍制服,戴著紅軍八角帽。忽然,國民黨送來大批軍用物資,其中包括制式服裝。打開一看,全是國民黨軍的軍服,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格外刺眼,仿佛在嘲諷戰士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開。沒多久,司令部通知換裝,要求全員穿上國民黨服裝。
怒火瞬間爆發。
“這還不是投降?連衣服都要穿國民黨的!”戰士們如見惡魔般盯著青天白日徽怒罵,早忘了鄭位三耐心勸說的話。
“我當的是紅軍,不是白狗子,怎么穿白狗子的衣服,戴白狗子的帽子?”
一干部站起來說:“老子寧愿回家種地,也不愿穿這身國民黨衣服,臉都丟盡了。”
“抗日是抗日,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打鬼子不一樣?穿了他們衣服就是白狗子,這不投降是什么?”
強烈抵觸情緒彌漫七里坪,波瀾未平,新波又起。
鄭位三知道癥結所在,若不及時化解,必引大亂。此事雖嚴重,但不難解決,因陜北紅軍改編八路軍時也經歷過類似思想波折,最終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統一了思想。因此,他對國民黨服裝到來早有準備。
正式換裝前夕,鄭位三召開全體將士大會,通俗講解“青皮紅心”理念:“中央方針很明確,我們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但必須保持獨立自主。我們就像西瓜,外皮綠,里面紅。槍彈、服裝、薪金雖由國民黨提供,番號也是國民黨的,但我們只接受他們物資,不允許他們插手我們隊伍。我們打鬼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受國民黨約束。我們在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不受任何限制。”
鄭位三一邊講述,一邊舉例八路軍抗戰經歷。最后問:“有人給你后勤保障,只需負責打鬼子,怎么打由自己決定,你們還不滿意嗎?我們穿的是國民黨衣服,戴的是他們的軍帽,但我們依然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那顆紅心,為人民服務,這就是‘青皮紅心’。”
話語生動有力,人人折服。大會結束時,戰士們個個精神煥發,興高采烈。為顧全大局,紛紛換上國民黨軍服,戴上青天白日徽。
在鄭位三的指導和幫助下,高敬亭順利完成紅28軍整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的任務。1938年3月,按照中央指示,高敬亭率部離開七里坪,東進皖中,正式投身抗日戰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