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鄭大二附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主任孫利強團隊成功開展了FocalPoint壓力監測脈沖電場消融導管上市后全國首批三維介導下脈沖消融陣發性室上速手術,患者術后第二天順利出院。據悉,這是國內第三臺此類手術,此項技術的開展標志著鄭大二附院在心律失常導管治療領域中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趙佳佳為患者進行脈沖消融
患者是一名64歲男性,反復出現心悸兩余年,曾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心電圖均提示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多次建議行射頻消融術,因擔心手術并發癥,一直拒絕手術治療。兩天前,患者因發病時出現暈厥情況,多方打聽后得知鄭大二附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治療陣發性室上速十分專業,具有“高效、安全、便捷”的特點,患者從入院到術前檢查、手術、術后恢復及出院不到24小時,于是,患者慕名前來手術。
患者上午空腹前來入住日間病房,上午完善術前檢查,下午進行手術。孫利強團隊術前認真研判病情,出于患者對手術并發癥的嚴重擔心,團隊決定采用脈沖消融這項更為安全可靠的新技術為其進行介入手術治療。在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誘發、標測、消融、驗證一氣呵成,患者全程無任何不適,較傳統射頻消融術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感和滿意度。
消融靶點圖
孫利強介紹,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先天性心律失常,我們可以想象心臟有一套精密的電路系統控制心跳節奏,正常情況下,“司令部”(竇房結)發出規則指令,心跳整齊平穩。陣發性室上速,就是這套電路在心臟的上半部分形成了短路。一旦這個小回路被觸發(可能因為早搏、情緒激動、疲勞、咖啡因等),電信號就會在這個小圈子里飛速循環,不再聽從“司令部”的正常指令。結果就是心臟突然開始非常快且規則地跳動,通常達到150~250次/分鐘。且常常呈“突發”“突止”的特點,發病時患者明顯感覺心悸、乏力、頭暈等,有些患者甚至出現暈厥癥狀。值得慶幸的是,陣發性室上速可以通過微創射頻消融手術根治。
脈沖電場消融作為一種全新的消融方法,通過瞬時的高電壓脈沖電場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造成細胞膜不可逆電穿孔,形成持久損傷,能夠有效地阻斷異常傳導路徑,從而恢復竇性心律,與傳統的熱消融相比,脈沖消融不需要鹽水灌注,減少液體流量,尤其對心功能不全患者非常友好,另外脈沖對心肌細胞損傷具有選擇性,消融更為安全、有效,患者往往術中感覺不到疼痛等不適。脈沖消融憑借其組織特異性與安全性優勢,為消融治療帶來了里程碑式變革,開啟消融治療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