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傳來營商環境“最強音”,信號很不尋常。
近日,廣東出手了!將重拳打擊涉企網絡侵權亂象,大力整治“自媒體”充當網絡“黑嘴”等突出問題。
廣東省委網信辦等14部門聯合制定《廣東省依法維護企業網絡權益若干措施》,圍繞六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依法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促進省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廣東為何出臺這一政策?如何解讀背后深意?
近年來,對網絡“黑嘴”的整治雖然不斷加碼,但傷企誤民的“黑嘴”現象仍時有發生。
例如,有的不法分子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聯動發布涉企負面信息;有的以“輿論監督”“新聞監督”等名義要挾企業提供“保護費”;有的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歪曲解讀企業股權結構、財務報表、產品包裝等涉企公開信息或新聞報道等。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網絡“黑嘴”擠占了企業運營的寶貴時間,不僅會挫傷企業發展的信心與積極性,更會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甚至嚴重損害營商環境。
正因如此,近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這是提振經濟發展活力、維護企業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惡意營銷炒作、泄密侵權等四類突出問題,可謂切中要害、直擊痛點、正當其時。
廣東的行動,正是對于國家部署的積極有力落實,把打擊網絡“黑嘴”作為重要任務來抓,體現了重拳出擊、形成合力的決心。
要知道,廣東管理著實時在地人口1.5億,是網民最多的省份,網絡空間也最為紛繁復雜。2024年,廣東省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突破1900萬戶,數量穩居全國第一,其中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37.87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48%。
可以說,廣東的重拳出擊,對于全國凝聚力量、同心共濟,凈化網絡空間,徹底鏟除網絡“黑嘴”毒瘤,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這份《廣東省依法維護企業網絡權益若干措施》中,廣東提出了六個方面的20項舉措,非常周密細致,管到了方方面面。具體的做法和亮點包括:
為增強企業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建立重點企業直聯機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及時了解企業所需、政策所求,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聚焦助力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強部門間協調聯動,開展分類精準指導,及時為企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提供全流程跟進服務。
在提高涉企侵權舉報處置效能方面,開設廣東省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涉企侵權舉報專區,及時受理損害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破壞營商網絡環境的網絡侵權舉報,按照“專人負責、優先辦理、全程跟蹤、限時辦結”工作原則,依法依規快速研處,提升涉企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工作質效。發揮網絡辟謠聯動機制作用,及時協調發布涉企辟謠信息。
針對涉企侵權網上亂象,開展“粵·清朗 親清護企”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規范涉企網絡行為,重點打擊歪曲解讀企業公開內容、斷章取義企業家過往言論、以“輿論監督”名義索要利益等網絡“黑嘴”按鍵傷企行為,集中整治編造涉企謠言、發布虛假測評抹黑企業、操縱“水軍”賬號攻擊企業等典型問題。
加大涉企侵權網絡執法力度,及時曝光典型案例。
為了提升企業依法網絡維權能力,專門編制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指南,加強網絡侵權證據鏈構建和主流平臺投訴指引。加強多部門聯合培訓輔導,增強企業網絡侵權信息防范和維權意識。
加大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普法宣傳力度,推進網絡侵權舉報宣傳進企業,擴大涉企網絡侵權舉報政策知曉率、覆蓋面。
著眼增強網信賦能企業發展實效,推動涉企數據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動,指導企業規范有序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個人信息保護認證。
提升企業大模型、算法、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等備案效率,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開展網絡安全“公益行”,加強網絡安全技能培訓和公益檢測服務,提升企業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優化涉互聯網企業有關行政管理事項辦理工作流程,支持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聚焦營造良好營商網絡輿論氛圍,加強優化營商環境主題宣傳,講好粵企創新創業故事,弘揚企業家精神,展示廣東經濟活力,提振發展信心。開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題調研,研究護企有力措施。
一條條,一件件,都著眼于企業所需,助力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以精準的“靶向治療”為企業發展撐腰。
為什么在當下,打擊網絡“黑嘴”極為必要?事實上,一些企業苦網絡“黑嘴”久矣。
一家企業的聲譽,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累,但一條虛假信息的傳播,卻可能讓其毀于一旦。
企業如果置之不理,則謠言愈演愈烈;若是對簿公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搜集證據,落入“自證陷阱”。
甚至有時候,即使最終澄清了真相,潛在的負面影響也難以徹底消除。
正因如此,這種“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失衡局面,讓不少企業被迫妥協,而“黑嘴”卻越發猖獗,形成惡性循環,擾亂市場秩序,破壞營商環境,影響經濟活力。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公平透明的網絡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剛需。
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網絡“黑嘴”傷企亂象的整治力度,推出一系列舉措精準打擊網絡“黑嘴”。從印發《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到連續多年開展“清朗”行動整治造謠抹黑企業和企業家等亂象,再到封禁網絡水軍賬號、定期發布典型案例……
近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也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互聯網等傳播渠道,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惡意侵害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格權益”,為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構建了法治保障體系。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東等省份的做法,非常及時也很有必要,不僅適用于當下,更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給力,保障企業免受網絡“黑嘴”無端中傷,心無旁騖地投入生產經營,聚精會神做大做強,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資料:
湖北日報:讓網絡“黑嘴”徹底啞火
人民論壇網:人民論壇銳評|齊抓共管讓涉企網絡“黑嘴”無處遁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