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標本展示。
技術人員在做實驗。
□文/攝 本報記者 周姿杉
年產能6億片的現代化藥企、布局919種飲片資質的全產業鏈企業、即將建設的省內最大院內制劑基地……大慶醫藥產業以創新塑造競爭力,展現出多元生機。這片蘊含著石油工業基因的土地,如今在生物醫藥領域踏實耕耘,憑借企業創新與政府護航的雙重驅動,穩步推進技術升級、市場拓展與產業布局優化,持續夯實發展根基,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
智能化升級 降本提質添動能
走進黑龍江康麥斯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高速運轉的壓片機與自動包裝線映入眼簾。其中,中速壓片機正以每分鐘數百片的速度精準成型,幾名技術人員正通過中控屏幕監控生產數據——昔日需要11人操作的包裝線,如今僅需5人即可完成全流程作業。
“我們現有33個口服固體制劑品種,在產的7個品種年產能達6億片。”質量負責人兼質量授權人劉玉杰介紹。作為大慶地區固體口服藥品產銷量最大的制藥企業,康麥斯的金蕎麥片堪稱“明星產品”,這款國家級新藥不僅是原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更以70%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前列。“通過現代技術提取黃酮類成分,讓傳統良方在治療炎癥疾病中煥發新生。”劉玉杰說,該品種曾獲國家科技發明獎,是臨床醫生眼中安全有效的“利器”。
在市場開拓與規范方面,康麥斯今年打出“組合拳”,建立更嚴格的管理體系,推出市場開發獎勵政策,激勵業務人員開拓新領域。“我們緊跟醫改步伐,護肝片在今年安徽省集采中中標,接下來將全力保障供貨,提升市場占有率。”劉玉杰表示。
談及智能化升級,劉玉杰細數設備更新帶來的質變,“中、高速壓片機具備片重自動調節和自動上料功能,減少了物料暴露時間,產品質量更穩定。”這些改造降低了包裝線50%的人力成本,解決了人員招聘難題。
在人才培養上,康麥斯形成了“培訓+傳承”的雙輪驅動模式。各部門將年度培訓計劃分解至月度,通過自學、授課、AI技術等方式提升員工技能,同時以“老帶新”機制實現知識與經驗的傳承。每年評選的優秀員工典型,更成為激勵全員鉆研技能的標桿。“我們既是研發、生產、銷售一體的現代化企業,也是肩負藥品安全責任的行業參與者。連續12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劉玉杰的話語中,透著對品質的堅守與對創新的追求。下一步,企業將通過校企合作優化金蕎麥片生產工藝,與研發機構合作提升技術標準、擴展適用人群,并搶抓中藥配方顆粒政策機遇,為黑龍江生物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產業鏈布局 深耕中藥飲片闖市場
踏入黑龍江鼎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一股濃郁的中藥材香氣撲面而來。在普通中藥飲片生產線上,切片機正將曬干的藥材加工成均勻飲片。廠區內,成片的藥材晾曬場與現代化倉儲庫房相映成趣,勾勒出這家全產業鏈中藥企業的獨特輪廓。
“我們擁有919種中藥飲片生產及銷售資質,兩條生產線全部通過認證。”生產部部長李海江介紹。成立七年的鼎元藥業,2018年便躋身“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并斬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多項殊榮,如今已成為集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標桿企業。在107名員工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達65%。“我們深耕黑龍江中藥飲片市場,與省內外20余家三甲醫院、30余家二級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李海江說,工藝先進、品質優良、價格合理,是企業贏得市場的關鍵優勢。
在科技研發的賽道上,鼎元藥業展現出強勁爆發力。企業先后申報院內制劑品種60余個,同時正籌備占地4000平方米的院內制劑生產基地,建成后將成為黑龍江規模最大的同類基地。“院內制劑是醫院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支撐,希望通過標準化生產,為臨床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特色藥品。”李海江表示。
“我們既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也是現代制藥技術的探索者。”李海江表示,企業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共建的“實踐教學基地”,正為產學研結合注入活力,而“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更讓企業在競爭中樹立了口碑。
談及未來規劃,李海江眼中充滿期待:“我們將繼續延伸產業鏈,在中藥配方顆粒和特色院內制劑領域發力。”從藥材種植到患者用藥,每一個環節都承載著企業的社會責任,每一份檢驗報告,都印證著企業對“道地藥材、精品飲片”的追求。這家扎根黑土地的中藥企業,正以全產業鏈的布局與科技創新的魄力,書寫著傳統醫藥進軍現代化的大慶答卷。
雙網格護航 “一企一策”助發展
“在福建醫療器械產業園考察時,當地‘審評前置服務’的理念給我們很大啟發。”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五處處長所鐵回憶赴外省取經的經歷時說。作為服務大慶醫藥產業的護航者,稽查五處創新推出的“雙網格”監管機制,通過“業態網格長+企業網格員”的雙重角色,實現監管資源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我們的監管不是‘一刀切’,而是‘一企一策’。”所鐵介紹,業態網格長統籌行業整體動態,企業網格員則深入一線掌握每家企業的風險等級與變更情況。這種機制在解決零售連鎖業態“堵點”中成效顯著,試點“門店間”藥品調撥模式后,藥品流轉時間從2-3天縮短至0.5-1天,目前已累計調撥1.85萬批次,為1.23萬人次解決應急用藥。“以前門店缺貨需先回總部再調撥,現在直接跨店調劑,既方便患者,又減輕企業庫存壓力。”所鐵說,這項創新舉措已在轄區5家規模以上連鎖企業303家門店推廣。
為促進企業互學互鑒,稽查五處組織“互檢、互促、互學”活動。在兩家藥企的交叉檢查中,執法人員帶領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參觀對方的特殊藥品庫、陰涼庫,查閱管理文件,現場簽署《冷藏藥品運輸應急救助互助協議》。“讓企業站在監管角度審視自身,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所鐵表示,這種“走現場+閱資料+共研討”的模式,不僅讓企業及時發現管理漏洞,更促成了上下游合作,形成了《“互查、互學、互評”活動促企業“結對子”“共進步”》的典型案例。
“監管要有力度,服務要有溫度。”這是所鐵常掛在嘴邊的話。“我們的目標是既要守牢藥品安全底線,又要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鐵說,通過政策宣貫、技術指導、風險化解等組合拳,轄區藥企的質量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立足長遠發展,中藥配方顆粒政策的全面實施、院內制劑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成,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區的穩步推進,將有力提升大慶醫藥產業在黑龍江“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戰略地位。依托政府引導與企業主體協同發力的發展模式,大慶醫藥產業將在關鍵技術攻關、產業鏈條延伸和市場份額擴大等方面持續突破,加速構建東北地區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切實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發展實踐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