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中生家長們、老師們,還有關心高中生成長的朋友們,大家好哇!在現在這個數字時代,網絡那簡直就是我們生活里的“必備神器”,對高中生來說,網絡既能幫他們學習、社交,可也帶來了沉迷網絡的大麻煩。當咱發現高中生沉迷網絡時,該咋開導他們呢?
首先,咱得理解他們沉迷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嗎,有些孩子是學習壓力大得像山一樣,只能在網絡里找個地兒喘口氣、逃避現實;有些呢,是現實里交朋友不咋順,在虛擬世界里卻能輕松交到朋友,找到歸屬感;還有些就是被網絡游戲、視頻給勾住了,自控力又跟不上,一不小心就掉進去出不來啦。
就說有個叫小宇的高中生,學習成績本來挺好,但家長對他期望高得離譜,每次考試都得排名靠前。小宇壓力大得都快窒息了,偶然碰到一款網絡游戲,在里面能暫時忘掉學習的煩惱,慢慢就陷進去了。所以啊,只有搞清楚原因,咱才能找到更好的開導辦法。
然后,得和高中生建立信任關系。其實啊,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自尊心比城墻還厚,想法也多。要是一上來就批評指責,他們肯定像刺猬一樣豎起刺,根本聽不進去咱說啥。咱得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和他們交流,讓他們覺得咱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是真心關心他們的。
就像之前有個叫小美的女孩,沉迷網絡社交,天天抱著手機和網友聊天。她媽媽發現后一頓臭罵,結果小美直接把自己關在屋里,誰都不理。后來,心理咨詢師找到小美,先不提她沉迷網絡的事兒,而是跟她聊喜歡的音樂、電影,慢慢地小美對咨詢師敞開了心扉。等建立起信任后,咨詢師再和她聊網絡問題,小美就愿意聽了。
接著,要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網絡。真的是,很多高中生沉迷網絡,就是因為對網絡沒啥正確認識。咱得引導他們看到網絡的兩面性,它既能幫學習、開闊視野,也能讓人沉迷進去,影響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可以給他們分享一些網絡正面和負面的案例,讓他們自己去琢磨和判斷。
像小輝這個學生,就喜歡在網上打游戲,對網絡學習一竅不通。老師就給他找了一些通過網絡學習取得好成績的例子,還幫他在網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同時,也給他講了一些沉迷游戲導致成績下降、身體變差的故事。慢慢地,小輝開始意識到網絡不只是用來玩的,還能用來學習和成長,對網絡的態度也變了。
再就是,要和高中生一起制定合理的上網計劃。這可是幫助他們擺脫沉迷的重要一步。計劃得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定,比如每天能上網多久,啥時候上網,上網干啥。制定計劃的時候,得讓他們參與進來,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這樣他們才更愿意遵守。
比如小峰沉迷網絡游戲,咨詢師和他一起商量后,制定了一個上網計劃:每天完成作業后可以上網一個小時,周末能適當延長到兩個小時。上網時間里,一部分用來玩游戲,一部分用來學習和看有益的視頻。剛開始小峰有點不適應,但在家長和老師的監督鼓勵下,他逐漸養成了按計劃上網的習慣。
最后,要豐富他們的現實生活。很多高中生沉迷網絡,就是因為現實生活太單調啦。咱得鼓勵他們多參加戶外活動、興趣小組、社會實踐啥的,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當現實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時,他們對網絡的依賴自然就減少啦。
有個叫小陽的高中生,沉迷網絡動漫,除了上學就是在家看動漫。老師發現后,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社團。小陽本來就喜歡動漫,繪畫也有點基礎,在社團里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繪畫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慢慢地,他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繪畫上,對網絡動漫的沉迷程度也減輕了。
總之,開導沉迷網絡的高中生可不容易,得付出耐心和愛心。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網絡,制定合理計劃,豐富現實生活,多管齊下,才能幫他們擺脫網絡的束縛,健康快樂地成長!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主要咨詢領域為兒童與青少年、工作職業、心理成長等,特別擅長兒童青少年學習與心理問題、職業發展與人際關系問題、性格分析與應用等,解決了大量的疑難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為社會提供了專業的服務。解決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理個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