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合理的學業任務之余,家長要想方設法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并在假期初始階段一起制定具體的網絡使用細則
暑期已經開始,許多孩子放假在家,容易沉迷網絡。這既影響學習,也傷害視力和身體,甚至可能有其他隱患,令人擔憂。如何引導孩子科學使用網絡呢?家長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其一,盡可能地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假期是孩子沉迷網絡的高發階段,在安排合理的學業任務之余,家長要想方設法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網絡中吸引過來。
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并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只是需要被發現。有的孩子喜歡藝術,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有的孩子喜歡閱讀,甚至有的孩子喜歡做家務,這些愛好都應該被尊重,而不是完全讓位于學業任務。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孩子有更多線下體驗和社交的機會。例如,購買一些必要設備和工具,參加暑期研學項目,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
另一方面,優化家庭生活,利用社區家庭互助力量。暑假閑暇時間較多,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共同設計規劃暑期家庭生活。現代的家庭“原子化”比較嚴重,不利于孩子成長。社區相近的家庭如果比較熟悉,可以建立“家庭共育互助小組”,共商孩子們的學習和游戲活動,幫助孩子們相互監督、共同成長。
其二,明確網絡使用原則。現在的青少年是“網絡原住民”,不可能不接觸網絡。防止孩子假期沉迷網絡,關鍵是明確網絡使用的基本原則,幫助孩子提升網絡素養。具體而言,包括科學性、文明性、安全性與合理性。
就科學性而言,家長要幫助孩子認清網絡的工具屬性,讓網絡服務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避免陷入“信息繭房”。家長不妨提醒孩子,上網之前問問自己,為什么要上網、目的是什么;下網的時候,要問問自己目的是否達到。就文明性而言,要幫助孩子建立文明用網習慣,不信謠、不傳謠,自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就安全性而言,家長不妨利用一些系統軟件了解孩子的上網情況,同時提醒孩子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家庭信息,警惕網絡欺凌,不參與網絡打賞等。就合理性而言,就是要上網有節制、內容有選擇,少看短視頻、少玩游戲,避免影響自己正常的假期生活。
其三,共同商定家庭網絡使用細則。基于上述網絡使用原則,父母和孩子可以在假期初始階段一起制定具體的網絡使用細則。制定細則時,家長要與孩子開誠布公地溝通,讓孩子充分認識到網絡的兩面性以及制定細則的意義。對于孩子為什么會喜歡玩手機,平時上網主要做什么,容易犯什么樣的錯誤,家長心中要有數,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
具體而言,網絡使用的細則可以包括使用范圍(如聯系朋友、獲取信息、適當娛樂),以及使用時長、前提條件、違規處罰舉措等。例如,網絡使用時長(主要指游戲和社交)一般小學初中每天不高于1小時為宜,高中不高于2小時為宜,每次連續使用不超過30分鐘;吃飯、家庭活動時間、睡前1小時、早上起床后1小時內等不使用手機;手機不用時不要放在身邊,使用手機時不在臥室關起門來玩游戲;等等。當然,細則也要有靈活性,比如在生日、家庭聚會等特殊日子,或者孩子確實需要長時間用手機完成某項任務時,也可以提前商量后臨時適當調整。
執行相關細則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這將直接影響細則能否真正起到正面效果。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其次,制定的細則最好張榜公布,貼在家庭和孩子房間醒目的地方,必要時可以讓孩子讀一讀。再次,如果孩子違規時,家長要及時提前提醒,溫和且堅定地要求其停止,避免情緒化的懲罰。最后,父母、祖父母等所有的看護人對細則的理解和執行要一致。
(作者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4日 第02版
作者: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