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一直飽受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動局面,在淪落到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后,在西方列強的瓜分下整個中國面臨著四分五裂的局面。還好在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切才堪堪結束,不過從世界末流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局面,中華民族的潛力自然毋庸置疑。
在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做到了西方國家才實現的偉大成就,這一切的背后,是無數中華兒女抱著振興中華的信念,才能造就如今的輝煌。一位美國上將更是斷言,中國之所以能這樣強大,和這三個人有著緊密的聯系。
第一位,就是以一己之力頂美軍五個師的錢學森先生。錢學森,曾在美國取得麻省理工許愿和加州理工學院的航空工程學位,美國為了留住他不惜開出各種高薪等優厚條件,但一片赤子之心的錢老,還是毅然決然的踏上了歸國之路。
直到1955年,在周總理的努力下,錢學森這才離開美國回到祖國。而在回國后,他又馬不停蹄的為新中國投入研究中,1964年中國首枚原子彈爆炸成功,錢學森作為主要功臣功不可沒。毛主席更是毫不吝嗇的夸獎他,錢學森的能力有目共睹,在我看來比五個師都厲害。
第二位,讓中國站穩在世界之巔的錢三強教授。錢三強師從法國居里夫人,1946年斬獲物理學獎。1948年新中國成立,錢三強受邀回國工作。在二戰剛剛結束不久,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讓人記憶猶新,作為世界一流大國,沒有原子彈意味著可以任人欺負。在接受核武器研究后,錢三強在戈壁沙漠中廢寢忘食,只為那聲響徹云霄的原子彈。1964年,隨著一聲巨響,中國人終于在世界面前站了起來,中國人為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
第三位,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1958年,在原子彈項目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一項絕密的核潛艇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中。原子彈技術起碼還有蘇聯墊底,可核潛艇技術被美國人把控,中國人要研究只能從報紙上找配圖一點點的研究。
在這關鍵時刻,黃旭華從上海趕往北京,在眾人面前更是表示,要是研究不出核潛艇,我死不瞑目!在他的努力下,1970年新中國終于擁有了自己的核潛艇。黃旭華更是驕傲的表示,我們的核潛艇沒有一個零件是進口。
為了實現心中的抱負,黃旭華整整研究了三十年,這三十年他的頭發花白,他的身體老去,但不變的還是那顆赤子之心。家里人只知道他忙,但從不知道他的工作是什么,在這期間母親去世,黃旭華依舊沒有停歇自己的腳步。
在特殊的年代,總有一些人義無反顧的站出來,他們或是選擇隱姓埋名,或是選擇嘔心瀝血,但不變的是那顆為新中國奉獻一切的心。科學沒有國家,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沒有這些人,就沒有如今強大的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