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距離最后期限7月9日越來越近了,美國方面似乎也越來越坐不住了,又一次把稀土拿出來說事了。
在2025年4月中國祭出出口審批制度之后,美國從最初的“表示關切”,到后來的“強烈不滿”,再到如今的“公開施壓”,整個過程不過短短三個月。
尤其是7月1日,美國財長貝森特那句“稀土出口量尚未恢復至4月前水平”,配合著華盛頓街頭安保嚴密的“四方對話”外長級會議,美國的真面目——終于藏不住了。
稀土爭端的前臺戲碼,已經無法掩蓋后臺劇本的真實意圖,一邊要中國“加快出口”,一邊卻拉起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合謀織起一張圍堵中國的戰略之網。
中美談判桌上早已不是公平交易
從4月初中國宣布對部分稀土磁體實施出口審批開始,整個西方供應鏈像是被一根細線猛然抽緊,尤其是美國軍工企業,幾乎第一時間就發出了“斷料預警”。
一架F-35戰機要用410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更是要消耗4噸以上的稀土材料,任何一個零部件的缺口,傳導到的都是整個戰爭機器的停擺。
可問題是,中國的做法并不違法,出口審批,并非出口禁令,中國商務部早就講得明明白白:依法審批、合法合規、保證全球供應鏈穩定。
可美方顯然不是沖著規則來的,他們要的是特權,從4月到6月,中美之間談了2次,倫敦會議上好不容易敲下個“綠色通道”協議。
可美國呢?Dexter公司180份申請只過了5份,轉頭就把這筆賬算到中國頭上,于是就有了6月24日的“倫敦協議”,也有了貝森特7月1日的公開施壓。
只是中國這次沒有再退,相反,稀土主產區江西、云南早已啟動了新一輪“管制+執法”聯動機制,長沙會議之后,礦產出口的終端用途審查機制也已上線。
換句話說,美國想繞道印度囤料?對不起,不行,美國想要的不僅是稀土,而是稀土的控制權,而中國,顯然不再打算交出這張牌。
美國另起爐灶布陣圍堵
7月1日,華盛頓的“四方安全對話”會議如期而至,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親自主持,話題看似還是老調重彈:印太自由、南海通航權、經濟脅迫。
但這一次,會議多了一個新標題:“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它的目標清晰而直接,就是要繞開中國,重建一個從礦山到冶煉、再到高端磁體制造的完整鏈條。
而聯署的三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恰好也都是美國慣用的“戰略工具人”,日本手握東南亞磁礦投資,澳大利亞有全球第二的稀土儲量,印度則是南亞唯一具備稀土初加工能力的國家。
湊在一起,理論上確實能拼出一個備胎版的“稀土供應體系”,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日本剛剛推遲了原定7月1日的美日“2+2”部長級會晤。
理由是“國內事務繁忙”,可誰都知道,日本政府不想在特朗普已經“預訂”訪華的背景下,太早站隊,澳大利亞更是小心翼翼,一邊擔心美國退出AUKUS核潛艇協議,一邊又要討好中國以維持鐵礦石出口。
印度則干脆兩頭下注,一方面低調配合美方框架,另一方面繼續從俄羅斯低價進口原油,還在金磚機制下推進人民幣結算談判。
四方對話,表面看是一張網,實則是一盤散沙,美國想要構建的是排華鐵幕,而盟友們想要的,是在不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搭上美國的安全便車,這種“各懷鬼胎”的同盟,注定無法承受真正的風浪。
資源博弈之下,中國的反擊更加精準
美國的算盤打得響,可中國的應對早已步入深水區,就在“四方會議”召開前兩天,中國商務部宣布延續對鎵、鍺、鎢等軍工材料的出口管制,同時暫停4月新增的7類中重稀土限制。
這不是妥協,而是策略,削弱美國的外交攻擊點,同時維持對軍工關鍵物資的戰略鉗制。
與此同時,商務、安全、工信等十大部門已與七大稀土生產省份展開聯合執法行動,長沙戰略會議明確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監管機制。
不僅嚴防偽報和夾藏走私,更重拳打擊“第三國繞道囤積”,美國想靠印度、泰國等地洗白稀土?中國的監管系統,已經提前布網。
美國想另立門戶?可惜原材料不聽話、加工技術跟不上、環保成本又太高,這是一場技術與資本的較量,而中國,早已在這條賽道上跑了三十年。
從“要加快出口”到“拉盟友圍堵”,美國的雙重話術暴露得越來越徹底,他們既想要中國的資源,又不想讓中國掌握主動。
他們既指責中國“經濟脅迫”,又在全世界推動“礦產脫鉤”,可世界不是華盛頓的辦公室,全球產業鏈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隨意重構的游戲。
信息來源: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觀察者網2025-07-02 09:46
美報告炒作:五角大樓一級供應商近10%為中國企業 觀察者網2025-07-02 14:3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