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改革法案,以50:51的投票結果,在參議院驚險過關,這意味的是,只要美國國會把最終版本提交給特朗普,特朗普再簽個字,這個法案就會成為法律。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可能會在4號或是附近的某一天。也就是說,距離美國變天也就只剩下一天左右時間。
然而這個被共和黨視為重大勝利的法案,卻讓前總統奧巴馬罕見發聲:“解散國際開發署是一個錯誤”,而億萬富翁馬斯克更是直接開罵共和黨是“肥豬黨”。
“大而美”法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為什么說這讓中國白撿了個機會呢?奧巴馬又究竟說了什么?
之所以會引來這么多人的反對,就是因為這條法案動了很多美國民眾的錢袋子,根據法案設計,美國將在未來十年減稅4萬億美元,同時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對普通美國人而言,小費和加班費免稅、兒童稅收抵免額提高到2500美元等條款看似利好錢包。
但魔鬼藏在細節里——8800億美元的醫療補助削減可能導致超1000萬人失去醫保;領取食品券的年齡門檻從54歲大幅提高到64歲;而最致命的,是對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的全面清算。
特朗普對前任總統的清算,卻變成了壓垮美國民眾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決定最先坑的就是美國自己,本來在新能源這條產業鏈上,美國就追中國追得氣喘吁吁,現在可好,干脆不追了,政府的主動放棄扶持,也就等于把未來的能源市場讓給別人。
如果說能源上的短視,還只是第一層沖擊,那法案里那些精心算計的排華條款,就更是暴露了背后真正的意圖。
這法案最扎眼的一條,就是給富人松綁。未來十年,數萬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將像開閘的洪水一樣,精準地灌溉進百萬富翁和億萬富豪的后花園。
遺產稅的門檻被提到天上,意味著一個家族的金山銀山,可以幾乎毫發無損地代代相傳。至于取消加班費和小費的稅收,跟這比起來,簡直就是餐前開胃的小甜點。
對那些錢多到只剩數字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往烈火烹油的鍋里,又添了一大勺滾油。他們可以更輕松地把財富變成更多的豪宅、更多的游艇、更多錢生錢的項目。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普通人被硬塞到嘴里的黃連。
法案大刀闊斧,砍掉了數萬億美元的民生開支。首當其沖的,就是醫療補助。想想看,那些靠著微薄補助看病吃藥的老人和窮人,一夜之間可能就要面對冰冷的現實。據估算,上千萬人可能因此失去最后的醫療保障。
緊接著遭殃的,是食物救濟。這項讓貧困家庭不至于挨餓的福利,申請門檻被大幅抬高,連年齡都卡得更嚴了。這意味著,數百萬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肚子可能真的要叫了。這不就是一場赤裸裸的財富轉移嗎?
錢從社會福利的池子里被抽走,嘩啦啦地流進財富金字塔的塔尖。富人愈富,窮人腳下的地基則被不斷掏空。那道本就深刻的貧富鴻溝,正在被這股力量,撕扯得更寬、更深。
法案的另一記重拳,砸向了未來。它幾乎全盤取消了對清潔能源產業的稅收優惠和補貼。這在許多人眼里,無異于自斷經脈。要知道,太陽能、風能這些,早已不是什么花瓶點綴,而是全球能源的未來。
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出路,更是保障一個國家能源安全的命脈。美國在清潔能源賽道上本就在奮力追趕,現在卻猛踩一腳剎車,甚至掛上了倒擋。這無異于親手給自己的未來,設置了一道路障。
更致命的是,這把火燒到了人工智能的身上。AI是當今世界最炙手可熱的戰略高地,但它也是一頭名副其實的“電老虎”。訓練一個大模型,支撐它每天海量運算,消耗的電力是天文數字。
一個GPT-4模型訓練一次,耗電量就頂得上幾百個家庭一整年。如果美國的電力供應,尤其是穩定、可持續的清潔電力供應跟不上,它在AI領域的雄心壯志,就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扼住了喉嚨。任憑你有再天才的科學家,再頂尖的算法,也終將無米下炊。
很多人總覺得美國能源家底厚,石油管夠。但石油終有采完的一天,燃燒它留下的環境賬單更是沉重。而AI的發展才剛剛拉開序幕,未來對電力的渴求只會呈指數級增長。
在一個靠電力驅動的未來里,主動放棄清潔能源,就等于在與中國等對手的競爭中,提前讓出了最關鍵的賽道。這筆賬,遠不是省下幾個補貼那么簡單,它關乎著未來幾十年的國運。
更讓人心驚肉跳的是,這份法案還將一口氣把美國債務上限再提高5萬億美元。美國政府的債務本就是個天文數字,堆起來怕是能到月球。每年光是支付國債利息,就超過了軍費開支。如今再添這么一大筆,等于讓一個本就步履蹣跚的巨人,又背上了一座大山。
這絕不是什么空洞的數字游戲。當一個國家的債務高到一定程度,它的主權信用就會搖搖欲墜,本國貨幣的貶值壓力也會隨之而來。到那時,普通美國人手里的每一分錢,購買力都會下降。
他們辛苦攢下的養老金、銀行里的存款,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縮水。今天還能買一杯咖啡的錢,明天或許只夠買半杯了。一場溫水煮青蛙式的財富蒸發,將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結局。
當一個國家的政策開始跑偏,不僅底層民眾會用腳投票,頂層的精英也會用言語和資本投票。那位向來我行我素的科技狂人馬斯克,就毫不客氣地把炮口對準了這份法案。他不僅公開炮轟法案背后的黨派,甚至揚言要打破兩黨輪替的政治格局。
這種頂級富豪與當權者的公開決裂,像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了美國政治精英圈的夜空。它暴露出的,是內部對國家未來走向的巨大分歧和深刻焦慮。當社會的裂痕越來越大,當科技巨頭都感到寒意、萌生去意,這個國家對全球人才和資本的吸引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像馬斯克這樣手握關鍵技術和巨額資本的人物,如果在美國覺得處處受限,他能去的地方其實并不多。而擁有廣闊市場、完整產業鏈和強大執行力的中國,無疑會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項。此消彼長,一個地方的機遇之窗正在關閉時,另一個地方的窗戶,可能正悄然敞開。
就連兩位前任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也罕見地站出來表達了憂慮。這足以說明,即便在華盛頓的圈子內部,這份“大而美”的法案也遠非共識,更像是一場危險的政治獨走。
對于力推此法案的總統而言,這無疑是一場豪賭。他上臺時,曾信誓旦旦地承諾要縮減開支、整頓財政。如今,這份法案卻讓他親手撕毀了自己曾經的競選支票。那些曾滿懷希望將他送上權力寶座的選民,此刻恐怕只剩下被“忽悠”后的苦澀。
這種被背叛的感覺,可不是輕易就能消散的。等到明年的中期選舉,那些失去醫保的人,那些領不到食物券的人,心里都有一本賬。他們手里的選票,將變成最直接的裁決書。
屆時,這位總統失去的,可能遠不止對國會的控制權。他用政治信譽換來的短期勝利,很可能會讓他通往未來的道路,變得異常坎坷。
這份所謂的“大而美”,究竟美了誰,又讓誰付出了變“大”的代價?答案,恐怕早就寫在那張裹著糖衣的賬單上了。
信息來源
央視新聞《美參議院1票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 特朗普與馬斯克“口水戰”升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488135610951817&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