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6月,上海開放大學聯合上海市老年護理管理質控中心,連續開辦兩期2025年老年安寧療護專業培訓,來自本市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203位學員完成了系統學習。這標志著上海在提升生命關懷服務質量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截至2024年末,上海市戶籍人口達1537.9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37.6%。2024年,上海開放大學會同相關機構共同制定并發布了《老年安寧療護護理員培訓規范》團體標準,為行業規范化發展奠定基礎。截至去年,全市共有261家安寧療護機構,其中包括2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2家綜合性醫院,每10萬常住人口擁有1.09個安寧療護服務機構。伴隨著服務能力的逐步提升和服務范圍的不斷擴大,為實現“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上海亟需建立一支專業的安寧療護服務工作人員隊伍。
安寧療護又稱臨終關懷、舒緩醫療、姑息治療。《老年安寧療護護理員培訓規范》對安寧療護所涉及的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提出了實操要求:“應用溝通技巧與老年人及家屬建立信任關系,幫助老年人及家庭應對情緒反應,鼓勵老年人和家屬參與,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做出決策,讓其保持樂觀順應的態度度過生命終期,從而舒適、安詳、有尊嚴離世。”因此,在每期的開班動員會上,都會有這樣一段開場白:“面對深度老齡化社會的現實挑戰,如何讓生命的‘最后一程’充滿尊嚴與安寧,成為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尺。當生命進入終末期,如何讓每一位長者體面、有尊嚴地謝幕,如何讓家屬在沉痛中感受到撫慰與支持,體現著城市的溫度與健康服務能力的高度。”
本次培訓融合理論授課與實操教學,涵蓋癥狀管理、舒適照護、心理支持、生命教育及哀傷輔導等核心內容。主要課程包括老年安寧療護現狀及進展、病情告知藝術及有效溝通、常見臨終癥狀識別及照護、瀕死癥狀評估與照護、生存期評估、老年安寧療護心理支持及人文關懷、老年安寧療護社會支持評估與干預、生命教育、善后服務等,確保學員學以致用。
據悉,7月份上海開放大學已排定將開展三期培訓,年內完成500名專業工作者的培訓任務,全力為本市的安寧療護服務體系輸送高質量的技術人才。
原標題:《本市年內培訓500名安寧療護員,他們用溫情送生命“最后一程”》
欄目編輯:易蓉 圖片來源:上海開放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