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起,華陽路街道長一居民區試點推行“小板凳”工作法,居委會干部每周拎著小板凳走進社區微網格現場辦公。這把小板凳不僅成為聯系群眾的紐帶,更在黨建引領下,為這個涵蓋商品房、聯建公房、售后公房的“混搭社區”破解了治理難題。
長一居民區位于華陽路街道的東北角,地處長寧、靜安、普陀三個區交界的曹家渡區域,這里常住人口近5000人,有1個商品房小區、2個聯建公房小區,還有3幢售后公房高樓,是個規模較大、類型多樣的綜合社區。
不同類型的小區都有各自的麻煩事。比如商品房小區停車難,老舊公房小區存在設施老化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長一居民區黨總支想出了好辦法:以黨建工作為核心,把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這“三駕馬車”,和志愿者團隊、社會組織、黨員骨干,以及周邊商鋪、園區等多方力量整合起來,搭建起“1+3+N”的社區協同網絡。
為了了解不同小區的問題,社區工作人員還經常帶著小板凳,到居民家中、小區廣場等地,和大家面對面聊天,傾聽大家的想法和困難。通過這種方式,逐步找到了破解小區各類難題的有效方法,讓社區變得越來越好。
“居民區的干部社工隊伍平均年齡僅35歲,正是需要學會‘眼睛向下’、沉下心聯系服務群眾的時候?!遍L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嚴嵐介紹道,依托“小板凳”四百走訪機制,居委會干部固定每周一巡社區、周四下社區現場辦公,“讓居民看到社區干部拎著板凳來,就知道有問題馬上就能提。”
長一居民區有兩個售后公房小區在同一區域內,卻用一道鐵門分割成兩個小區,由此引發的高空拋物、停車矛盾、管道漏水等9大類糾紛矛盾源源不斷。當時兩個小區業委會癱瘓、物業服務到期,治理一度陷入困境。為破解困局,居委會運用“小板凳”針對性全覆蓋走訪,在黨組織牽頭下前后開展7場討論會,就糾紛問題群策群力;同時聯動街道、居委會、居民、物業、施工方等五方力量合力推動各項糾紛穩步化解?!白罱K兩個小區順利完成業委會換屆、物業選聘,‘3駕馬車’并駕齊驅攜手共治,小區平穩度過‘磨合期’?!眹缻拐f,“居民看到小區各項事務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站出來共建美好家園,如今小區已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良性循環?!?/p>
“聯建公房小區多是熟人社區,我們的板凳走訪更多需要共情,我們也發現居民談得最多的是誰家漏水、管子堵塞這些事。”嚴嵐介紹道,“在聯建公房小區,我們采用‘走訪—議事—整合’三步走的方式。在走訪中,我們發現部分托管房屋存在因資金問題維修流程煩瑣、解決周期長的問題,于是通過議事平臺引導居民共商方案,最終實現物業管理區域優化整合,加上‘居民點單、物業接單、居委督單’制度,有效縮短了問題解決周期?!?/p>
針對商品房小區“人難遇、門難敲、家難進”的特點,長一居民區黨總支通過“線上調研+多元活動”破局:依托“社區云”平臺精準抓取居民需求,通過開展社區攝影展、美好家園行動等多元活動,成功敲開了居民的“心門”,居民從“旁觀者”變為了“議事者”,讓“高冷小區”蛻變為有溫度的活力共同體。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痹趪缻箍磥?,長一居民區的實踐既實現了三類小區的差異化破局,更通過黨建引領形成了可復制的治理經驗。未來,這片充滿煙火氣與創新力的社區,將繼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讓“小板凳”工作法為社區治理注入更多溫度,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幸福家園。
圖片由華陽路街道提供
撰稿:李媛媛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