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式關閉國際開發署。
自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已凍結并削減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強調納稅人的資金必須服務于“美國優先”的國家戰略,這一系列緊縮措施重創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運作。7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正式停止運營這一機構,宣稱未來將“優先考慮貿易而非援助、機遇而非依賴、投資而非幫助”。國際關系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關閉USAID表面上是對舊援助模式的否定,實際是對“干涉性外交”的變形延續。美國的對外行為邏輯并未改變,只是從“用援助搞亂世界”轉向“用貿易和投資搞亂世界”。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左)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右)
“這個受到政府批準的低效時代已正式終結。”魯比奧1日在一篇題為“讓對外援助再次偉大”的聲明中說,USAID 7月1日起正式停止執行對外援助任務,部分符合政府政策且有利于美國利益的對外援助項目將移交給國務院管理。該聲明提到,特朗普政府在對USAID數十年來的數千個項目以及超過7150億美元的支出進行徹底審查后,發現該機構除了用美國納稅人的錢創建了一個“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組織產業綜合體”外,自冷戰結束以來,其工作“收效甚微”,不僅受援助地區“發展目標很少能夠實現,不穩定局勢往往加劇,反美情緒只增不減”。魯比奧表示:“我們將支持那些已經證明有能力和意愿自助的國家,并將把我們的資源投入到能夠產生乘數效應并催化可持續的私人企業(包括美國公司)和全球投資的領域。”他聲稱,這種模式也將讓美國處于更有利的位置以對抗中國所謂“剝削性援助模式”并且“進一步促進(美國)在世界主要地區的戰略利益”。
據美聯社、《紐約時報》等報道,USAID的關閉引發了美國前總統布什與奧巴馬的罕見批評。奧巴馬表示,解散USAID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對世界上許多人而言,USAID就是美國”。
USAID成立于1961年,由時任總統肯尼迪簽署行政命令設立。他創建這個機構并非出于純粹的慈善精神,而是有國家安全的考量,為了與蘇聯進行冷戰對抗。肯尼迪認為,這關系到美國的霸權與安全。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魯比奧關于USAID的言論,其實是在間接承認美國的衰落。“這在以往的美國政治精英中是極少見的……他們如今卻主動表示將戰略重點從對外援助轉向投資和貿易,且這一轉向的目標依然是圍繞中國展開,這本身就表明:美國在大國競爭中正試圖調整方式,以彌補自身實力的相對衰退。”
李海東同時強調,USAID長期以來在世界多個地區——無論中東還是歐洲——的活動常常以“和平演變”的名義進行政治干預,實質上制造了大量動蕩。但是,現在的“關閉”并非出于對“不給世界添亂”的悔改,因為美國繼續將貿易和投資這些領域武器化,服務于地緣政治競爭的需要,這再次說明,美國對外戰略的核心特征依然是破壞性強、責任感弱,既不能為世界帶來秩序,也無法贏得真正的國際信任。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環球時報記者 沈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