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齊國政壇上,一位大臣田常竟一口氣得了七十多個兒子,若算上女兒,子女數量超過百人。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些孩子并非田常“親生”血脈,因為是他默許自己門客自由出入自己后宮,與自己的姬妾生子,所誕子女皆歸田氏名下。
這種異于常人的做法,并非田常個人癖好,實則是他為家族強大而精心策劃下的奇謀。
而他就是靠著這"廣納門客、鼓勵生育"的荒誕“綠帽戰術”,硬是讓自己的家族走上了巔峰,上演了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
今天就來扒扒這段荒誕離譜卻有真實的歷史。
異國孤臣,扎根齊土
故事要從一個落難公子說起。
陳國公子完,本是陳厲公之子。陳國宮廷內亂頻仍,其父陳厲公篡位自立,又被侄子們所殺。
公子完僥幸長大,卻因與太子御寇交好,卷入新的血雨腥風。公元前672年,陳宣公為寵姬之子鋪路,悍然殺害太子御寇。公子完預感大禍臨頭,倉皇逃亡至齊國。
當時齊國正是齊桓公霸業鼎盛之時。齊桓公欣賞公子完的貴族身份與才能,欲封其為卿。公子完深知作為外來者根基淺薄,堅辭不受,最終僅接受了“工正”一職——主管百工營造。
齊國坐擁魚鹽之利,工商發達,工正雖非最高位,卻是掌管國家經濟命脈的實權要職。
為立足新土,公子完改氏為“田”,從此成為田氏在齊國的開基始祖。初代田氏小心翼翼,恪守臣節,低調經營。然而,幾代人的沉淀,野心開始悄然萌動。
步步為營,權傾朝野
到了田完曾孫田須無、田無宇父子時,齊國已不復當年榮光,朝中的政治斗爭根本沒停過,而田氏經過幾代的發展,已然不滿足看別人打牌,逐漸抓住機會,聯合朝中公卿大族,坐上了牌桌。
田須無借“崔杼弒君”之亂,巧妙運作,提升田氏聲望。隨后田無宇聯合鮑氏、欒氏、高氏,四大家族聯手發動政變,誅殺權臣慶封之子慶舍,田氏因此躋身齊國權力核心,被齊景公封為正卿。
嘗到甜頭的田無宇并未止步。他繼而聯合鮑氏,設計滅掉了曾經的盟友欒氏、高氏。自此田氏一躍成為齊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子弟遍布朝堂要職。
在朝堂站穩腳跟后,田氏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齊國底層。當時齊景公在位,奢靡無度,大修宮室,搜刮民脂民膏。賦稅沉重,刑罰殘酷,百姓苦不堪言。
史書記載慘狀:勞役繁重,災年無救,受刑被砍腳者眾多,以致市場上“屨賤踴貴”——鞋子便宜,假肢昂貴。
田無宇與其子田乞,抓住這一民怨沸騰的時機,推出了一項看似“虧本”的買賣:借糧給百姓時,用特制的大斗量出;百姓歸還時,則用標準的小斗收回。
這個民心工程表面上是田家貼錢,實際上老百姓得了實惠,個個都說"田家是大善人"。
齊國宰相晏嬰看出不對勁,直勸齊景公:"這田乞在收買人心,得防著!"可齊景公沉迷享樂,根本聽不進去。
齊景公死后,田乞更是長袖善舞,挑撥離間齊國各大貴族,使田氏權力再度膨脹。
綠帽奇謀,人丁興旺
田乞死后,其子田常接過權柄。他手段更為狠辣,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把持朝征。
田氏雖已大權獨攬,卻面臨一個致命瓶頸:齊國是大國,而田氏扎根齊國僅四五代,本族人口有限,如今這種局面,當然不能和之前那般聯合其他公卿(昔日盟友如鮑氏已反目成仇,公室貴族更是欲除之而后快),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增加家族人口迫在眉睫。
面對此困局,田常一咬牙,想了個"騷操作":他精心挑選了百余位身材高挑(七尺以上)的齊國女子充實后宮。然后他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允許自己的門客、舍人自由出入后宮,不加任何禁止!
于是在田常默認給“帶綠帽子”的法子下,效果也很明顯,接連有一百多個嬰兒出生,光兒子就有七十多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田常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後宮以百數,而使賓客舍人出入後宮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
偷天換日,田氏代齊
田常這招“綠帽育才”效果驚人,這些孩子,無論生父是誰,無一例外都姓了田,成為田氏家族的“合法”成員,長大后直接安插齊國龐大的官僚體系和地方權力網絡之中,幾代下來,齊國的官僚體系被徹底“換血”。
到了田常的曾孫田和時,田氏感覺已經完全掌控了齊國,于是在公元前391年,田常的曾孫的田和,直接把齊康公趕到海島上,讓他自生自滅。
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承認田和是諸侯,"田齊"取代"姜齊",成了戰國七雄之一。
從陳完逃跑到田氏代齊,田家花了 280 多年完成逆襲,而田常的 "綠帽戰術"雖臟,但放在當時的背景下,確實很值。
畢竟,政治一直是骯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