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新東方老總俞敏洪通過社交平臺發布《說明》,就取消與水木年華成員繆杰合作的榕江農產品直播義賣活動致歉。
俞敏洪在《說明》中稱:
“幾天前,水木年華的繆杰找到東方甄選,說看到榕江水災內心很難受。他在榕江當榮譽村長,相當于自己的家鄉。希望通過東方甄選平臺,來幫助榕江賣農產品,并把銷售收入捐給榕江,幫助榕江渡過難關”。
“我聽說后,覺得是一件好事,同意團隊安排!消息發出后,因為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和反響,原定于今天(7月3日)舉行的繆杰直播義賣活動取消,特向大家表示歉意!”
“東方甄選以后會和繆杰一起,繼續為榕江加油。同時,東方甄選會為榕江災區捐獻救災物資,為災區重建貢獻微薄力量!”
“善良有時很難,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首先,大家肯定會在想:老俞未在說明中明說的“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和反響”,到底是指什么呢?
第一,就是俞敏洪旗下的直播賣貨平臺——“東方甄選”,為此次義賣發出的海報設計內容,在此前引發了一些爭議。
原來,在這則海報上,除了繆杰的人物形象外,另外還有一個是東方甄選的漂亮女主播——不過,她的照片上,卻是一幅露齒而笑的形象。
第二,海報下方,還有一柱大大的白蠟燭形象——這些都被認為是海報設計欠妥的瑕疵,被認為在水災面前,這些元素并不太妥當,因此,東方甄選被質疑有“蹭災情流量”之嫌。
第三,還有人質疑:以農產品義賣方式進行的慈善,在當下洪災面前,明顯顯得效率不高,被認為不如直接捐款、捐物來得更為實際。
且像義賣活動只是占用東方甄選的平臺,并不像直接捐款捐物那樣,才是更為直接的真金白銀之慈善付出。
第四,也確實存在這樣的現實情況:即在如此急迫的時間里,想要提供足夠的災區農產品,作為直播義賣的商品,估計較難做到,這一決策顯得有些匆忙,并存在缺漏。
正是這些議論紛紛的不同聲音,才令俞敏洪感受到了壓力,因此暫時取消了這次直播義賣播活動。
雖然老俞又一次道歉——他都真的快成了網友所言的“俞道歉”了,但從他的說明中,仍不難發現其話中有話:
俞敏洪在聲明的最后如此強調說:“善良有時很難,但我們一直在努力”——隱約之中,表達出了對于慈善輿論環境的無奈與不滿。
確實,俞敏洪組織的這次義賣活動,是存在一些瑕疵與不足——本來嘛,“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這些其實也算不上是大問題——而真正的大問題,顯然是應讓所有可能的慈善之舉得以早日成行,這才是其中人們關心的最大和終極問題!
所以,如果因此瑕疵問題,導致本該出現的慈善流產,那么,相對于這些質疑聲音,難道能有災區人民需要求助的聲音更大、更急迫嗎?
世有百態,人有百性——放在慈善上,也有很多的慈善形式,有著多樣的慈善人物與言行。
比如,像中國慈善圈中,最能制造眼球效應和流量洪流的慈善家——陳光標,據其稱,多年來他已經捐獻數十億元,但他身上的爭議聲,卻比俞敏洪大得多了去了!
陳光標做慈善,從來都是演出大陣仗,制造大轟動,掙滿公眾的眼球,獲取最大化的流量,賺得名利雙收的效應。
比如,陳光標進行慈善活動時,曾跑到災區第一線,直接將鈔票發到每個災民手中,還要將災民們感激拍手相送的場景拍下來,宣傳出去……
雖然有人稱:陳光標是“表演型慈善”,是在做慈善的同時,還要為自己掙足宣傳效果,以此為其打造人設形象,并為未來以名謀利打下基礎——或許會有這些因素,但是,誰又能否認,陳光標是實實在在做了利民、利社會的慈善呢!
古人都云:“論跡不論心”—— 作為旁觀者,評判他人時,我們應力圖避免揣測他人的動機,而更多應以實際行為作為判斷依據。
特別是利于他人、社會和國家的慈善行為,更應是以“論跡不論心”為主!
論心,大多會流于主觀猜測,這其實并不可靠。
我們可以看一些反例:像網絡上流行的“愛國賽道”中,有不少“流量表演愛國藝術家”虜獲了數千萬的粉絲,這些被其洗腦的擁躉們,支持這些“口頭表演大師”的最多和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他們是愛國者”!
可是,此類“愛國者”稱謂的獲得,竟然基本是因為,這些網紅大V天天能高喊“愛國”口號——哪怕這只是一種“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式的嚴重人格分裂之狀,也仍被粉絲們當作所謂“愛國”的依據與證明。
這種只通過個人臆測式的“論心”之舉,真的可以正確定義一個人的品格嗎?——事實上,很多這樣的所謂“愛國大V”,卻最終成了“一生無悔入華夏,家住加利福尼亞”式的實踐者。
更甚的是,像其中那位代表性的“流量愛國表演藝術家”,他在經常批判其他名人“偷稅是嚴重犯罪、是害國”后,自己卻被查出自2019年以來偷稅數百萬,最終被罰近千萬元——人設形象一夜之間迅速坍塌了。
所以,無論對于什么人、什么事——不管是做實事的慈善,還是玩嘴皮子的“流量愛國表演”,我們都不能人為猜測式的“論心”,而只應看其真實的行為,做到實實在在“論跡不論心”,才是正確的認知與判斷態度。
因此,不管俞敏洪的宣傳,是否有不當之處;還是其借助慈善活動,確有蹭流量之嫌,但其真真實實去做慈善了,也會達到一定的良好社會效果——這顯然是不言而喻之“跡”,因此,就一定值得人們的理解與支持。
否則的話,如果對于慈善都缺乏一定的寬容、容錯之心,那以后,誰還敢做好事呢?
做壞事且會遮掩的人,卻都能吸粉吸金無限、賺錢無度,而去做實實在在好事的人,雖有不足的瑕疵之處,卻反而受到了更多的嚴苛責難,這顯然會寒了慈善之心,更會令慈善事業一路走得更為艱難!【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