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演唱會,現場真是人山人海,很多叔叔阿姨在那唱西海情歌。
追星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老年人追星照樣非常的瘋狂。
刀郎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2004年發行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正版銷量達到270多萬張,盜版只會更夸張,那時大街小巷都在放第一場雪、《情人》《沖動的懲罰》
刀郎也因此一夜爆紅。
但人紅了是非就多了,當時的一些主流音樂人認為他的音樂不夠高雅,對他進行批判和圍剿。
面對一系列打壓,刀郎沉寂了10來年。
直到刀郎舉辦線上演唱會,再次出現在了大眾眼前,可這次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情況出現了反轉,被很多人稱為人民藝術家。
后來的線下演唱會開啟,也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為什么刀郎當初會被打壓呢?
其實很正常,他不是那個所謂的圈子里的人,那些手握話語權的人士,是不可能承認別人的優秀,甚至來挑戰他們制定的規則的。
就像在公司里,你能力強,搶了老同事的風頭,人家自然會想辦法排擠你,打壓你。
任何行業,其實也像個金字塔,規則、資源、收入都存在分層。
上層的人制定規則,掌握著稀缺資源,財富那也是滾滾而來;下層呢,只能守著規則,累死累活,口袋里沒幾個子兒。
如果有人想挑戰既得利益者,往往都不會有好下場。
那為何現在的刀郎口碑反轉,再次爆火呢?
原因很簡單,自媒體的出現,讓底層群眾也能發聲了。
以前精英人群掌握話語權,想批判誰就批判誰,老百姓只能看著干著急,想發聲也沒渠道,所以刀郎那種人勢單力薄,只能退讓、妥協。
可現在全民自媒體時代,底層群眾可以發聲了,有人想指鹿為馬就沒那樣容易了,隨時會遭受大家的口誅筆伐。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輿論,對事情的處理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你想想啊,那些人也不傻,要是現在還出來批判刀郎,那不是惹火燒身,影響自己撈錢嘛。
刀郎的經歷,也告訴我們3個寶貴的血淚教訓。
第一,對很多人來說,即使你沒有做錯什么,但就是由于你風頭太盛,就會讓他感到不爽。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嘛。本來就得到了很多實惠,還到處出風頭,肯定會讓人眼紅,遭到別人的算計。
所以在有成績之后,應該如履薄冰,盡量的隱藏自己,低調一點。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第二,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所以巴結那些有權力的人,是很正常的現象。只是很多人不敢承認,但他們的心里,卻必然是這樣想的。
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在職場中也是如此。即使你感覺自己的領導很沙雕,但如果和他明著唱反調,那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很多時候,領導的工作能力不是最強的,但一定會搞人際關系,或者是有后臺的。
因為這個社會很現實,從來就不是單純拼能力,而是拼你身后所有的資源啊。
第三,當你年紀大了,回想工作這些年的經歷就會發現,除了努力、思考、勤奮這些詞以外,運氣也有很大的關系。
很多時候你賺到了一些錢,可事后來看,和個人能力真的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是和行業的發展紅利,以及進入的時間息息相關。
就像沒有全民自媒體的出現,刀郎是很難擺脫打壓,再次爆火的,這也算是一種運氣。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運氣很玄,但確實真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