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落下帷幕的2025(寧夏·銀川)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上,中國葡萄酒共斬獲234枚獎牌,創下賽史最高紀錄。這一成績不僅是數量的突破,更反映出中國多個葡萄酒產區在品質穩定性、風格多樣性及專業體系建設等方面的集體進步,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01
中國酒莊獲獎數量同比增長75.9%
根據CMB組委會公布的數據,本屆大獎賽共有7165款酒參賽,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酒莊提交了672款參賽酒,創下歷史新高,最終共獲得234枚獎牌,同比增長75.9%,包括8枚大金獎、102枚金獎、124枚銀獎,超越去年(133枚)和2023年(108枚)的成績,刷新在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上的獲獎紀錄。
本次中國獲獎酒來源覆蓋更廣,涉及15個國內產區和2個進口國產地,包括寧夏、新疆、山東、山西、東北、甘肅、河北、內蒙古、福建等地,以及進口國澳大利亞、法國,從側面可以看出中國葡萄酒的質量提升正不再局限于少數優勢產區,而開始在更廣泛范圍內顯現。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依然是主力,共提交352款酒參評,占中國參賽總量的52%,最終121款獲獎,獲獎率達34.4%,顯著高于本屆賽事整體獲獎率(30%以下)。其中包含4枚大金獎、59枚金獎與58枚銀獎,并獨攬本屆賽事“中國最佳”特別嘉許獎——該獎由利思酒莊“利思家族榮耀馬瑟蘭”摘得。
新疆產區表現同樣亮眼,獲得51枚獎牌,包括1枚大金獎、14枚金獎與36枚銀獎。
山東產區則以25枚獎牌(2枚大金獎、11枚金獎、12枚銀獎)緊隨其后,山西也憑6枚獎牌(含1枚大金獎)展現潛力。
過去幾年,中國多個產區在風土表達、釀造技術、品種探索和風格定位上的持續探索,推動了整體質量認知的提升。各地酒莊在交出個性化答卷的同時,也不斷拉高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舞臺上的平均水準,令“中國風格”逐漸具備全球認知度與獨立表達力。
02
CMB獎牌賦能,助力酒莊營銷推廣
CMB不僅因評審體系嚴格專業而獲得業內認可,其獎牌的市場影響力也早已外溢至終端消費層面。在消費者眼中,瓶身上貼有大獎賽獎標的葡萄酒,已成為可靠與品質的象征。
CMB大賽整體獲獎率控制在30%以內,大金獎比例更低于1.5%,這使得獎牌具有一定稀缺性和含金量,自然提升了其市場公信力。調查顯示,一枚CMB獎牌平均可帶來30%的銷量增長,獎牌已成為消費者選酒的風向標。
為了讓獎項更具可識別性與傳播價值,CMB為每枚獎牌配套設計了相應的獎標,作為獎牌的直觀視覺化延伸。按照CMB規定,只有獲得獎項的酒款才能粘貼獎標,且數量需與酒莊申報的庫存量匹配。獎標為“一酒一標”,不得挪作他用。組委會在賽后還會對市場流通中的獎標粘貼情況進行抽查與監督,確保其權威性和使用的合規性。
對于酒莊而言,獎標既是銷售助力器,也是品牌建設工具。在終端渠道中,獎標可幫助產品迅速獲得關注度、提升辨識度,并為消費者決策提供依據,大大縮短了決策鏈條,降低了消費者“選錯”的心理成本。
這也意味著,大獎賽不止是一項榮譽評比,更在不斷影響著品牌與市場的連接方式。獎標機制的存在,讓酒莊能將品質背書轉化為消費說服,在碎片化傳播時代贏得更多信任與空間。
03
李德美教授成為中國首位CMB“藍色徽章”評委
在獎牌數量不斷增長、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的同時,中國在國際葡萄酒賽事中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從參賽者到獲獎者,再到如今參與評審標準建設,中國葡萄酒行業正逐步走向更深層的全球對話。
在本屆寧夏銀川CMB大獎賽上,北京農學院教授李德美獲得CMB“藍色徽章”,成為首位獲得此榮譽的中國評委。這一勛章僅授予在CMB賽事中擔任評委年限為5年以上10年以下的專家,評選標準嚴格,不設終身制,并需通過盲評一致性、區分度、重復性等多維度測評。
李德美自2016年起,曾在保加利亞、瑞士、墨西哥等地多次擔任評委,是CMB與中國葡萄酒行業之間最早的專業橋梁之一。在評委身份之外,他還長期參與賽事理念傳播、參賽企業指導等工作,對推動中國酒莊更規范、理性地面對國際賽事起到持續作用。
CMB評委體系的嚴謹性,也正說明中國評委獲得國際認可并非象征性參與,而是真正建立在專業積累與國際溝通力之上的結果。這意味著未來中國葡萄酒不僅會在參賽層面被看到,更會在評判標準層面逐漸發聲。
2025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場大賽“桃紅葡萄酒”單元與第二場大賽“紅、白靜止葡萄酒”單元,現已分別在羅馬尼亞康斯坦查以及中國寧夏銀川完美落幕。
接下來的兩場單元大賽,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起泡酒”單元與“甜酒與加強酒”單元,將于9月分別在摩爾多瓦與意大利西西里島舉行。同時,第27屆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也將于9月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Jalisco, Mexico)舉辦。
對于正處在多元化拓展階段的中國酒莊而言,這些賽事既是展示機會,也是能力試金石。越來越多的中國酒莊、產區與評委開始穩步走入國際舞臺,表明中國酒業的對外表達已進入新階段。大獎賽不是終點,但它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參照系,也為“讓世界理解中國酒”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