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亡到復興
夏爾·戴高樂是法國現代史的靈魂人物。1890年,他出生在里爾一個天主教家庭,家境殷實,父親是歷史學教授,家中書香彌漫。
年輕時,他在圣西爾軍校接受嚴格訓練,1914年一戰爆發,他以少尉身份奔赴索姆河前線,腿部受傷被俘,五次試圖逃跑未果,直到1918年獲釋。
1920年代,戴高樂在軍校教書,埋頭研究軍事理論,主張裝甲部隊和機動戰,批評法軍固守一戰塹壕戰術。他的文章犀利,寄給上級卻無人問津。
他參與馬奇諾防線撥款,面對議員質疑,冷靜陳述設計細節,50億法郎順利通過,但他私下認為這道防線擋不住新式戰爭。1939年,他再次上書要求組建裝甲師,參謀部卻忙著調整防線炮位,無暇理會。
1940年,德國閃電戰撕裂法國的自信。德軍坦克從阿登森林突襲,馬奇諾防線形同虛設。6月14日,巴黎陷落,貝當元帥簽署投降書,維希政權成立,為德國生產卡車,雷諾工廠流水線晝夜不停。
戴高樂拒絕屈服,6月17日飛往倫敦,次日在BBC發表演講,號召繼續抵抗。他的“自由法國”只有幾千散兵,裝備老舊,1940年秋攻打達喀爾失敗,英國盟友開始質疑他的能力。
1941年,戴高樂奔走北非和中東,招募殖民地部隊。1942年,他聯絡法國境內抵抗組織,地下報紙流傳他的宣言。
讓·穆蘭在里昂與他會面,商討統一抵抗力量,穆蘭被捕后,戴高樂徹夜分析情報。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他的自由法國部隊沖在解放巴黎前線。
戰后,他擔任臨時政府主席,裁撤冗員,優先發展裝甲部隊和空軍,奠定法軍現代化基礎。
阿爾及利亞危機引發政局動蕩,戴高樂重返政壇,創立第五共和國,穩定國家。1960年,法國試爆原子彈,成為第四個核國家。
1966年,他宣布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北約總部被迫搬離巴黎,美軍200架轟炸機撤往英國。他的“獨立自主”理念,貫穿法國此后的軍事和外交。
法國的倔強與實力
法國的北約第二之名,源于二戰的恥辱與復興的決心。二戰前,法國號稱歐洲軍事第一,裝甲車規模和空軍陸軍技術不遜于德國。馬奇諾防線耗資巨大,地下隧道有火車,報紙吹噓“堅不可摧”。
1938年,法軍推演認定阿登森林地形復雜,坦克無法通過,貝當和甘末林對此深信不疑。1940年5月,德軍坦克從阿登突襲,42天內巴黎淪陷,維希政權為德國效力,恥辱深深刻在法國人心中。
戰后,戴高樂推動軍隊改革,法軍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投入20萬兵力,平息叛亂的同時錘煉作戰能力。
原子彈試爆成功,核武庫開始建設。1966年,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法國自主研發“幻影”戰機,奠定“陣風”基礎?!按鞲邩贰碧柡藙恿侥赣媱潌?,成為歐洲唯一蒸汽彈射航母。
2013年的馬里危機是法國實力的試金石。馬里政府軍潰退,極端武裝席卷北部,法國啟動“藪貓行動”,4000名士兵、數十架“陣風”和“幻影2000”迅速部署。
幾天內,法軍收復加奧和廷巴克圖,“凱撒”火炮精準打擊。但后勤短板暴露無遺,運輸機老舊,彈藥靠美國空運,7億歐元耗資動用全國1/3作戰部隊,才壓制裝備簡陋的武裝分子。
國際媒體嘲笑,法國卻展現了北約中罕見的獨立投送能力,英國航母趴窩,德國無海外作戰經驗,法國獨挑大梁。
2025年,法軍實力依然穩固,常備軍30萬,艦艇120艘,飛機近千架,坦克220輛。“戴高樂”號航母駐扎土倫港,核潛艇搭載M51導彈,射程超1萬公里。核武庫約290枚彈頭,自主研發的“陣風”戰機和“勒克萊爾”坦克性能優異。
法國的軍工體系完整,從火炮到戰機全程自主,北約其他國家難以企及。法國還在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擁有海外基地,吉布提軍港、圭亞那航天中心戰略縱深無人能比。
美國軍費8770億美元,占全球40%,13艘航母、2.2萬架飛機、6000輛坦克,數量和質量碾壓法國。美軍全球基地網絡和情報體系無與倫比,2024年太平洋演習,航母編隊遮天蔽日。
中國軍費約3000億美元,無人機蜂群技術領先,055型驅逐艦火力遠超法國的“地平線”級。2023年,南海無人機編隊展示,密密麻麻覆蓋天空。
俄羅斯核武庫世界第一,約4500枚彈頭,俄烏戰爭錘煉實戰經驗,T-90坦克和蘇-57戰機數量龐大。2024年,俄軍在烏克蘭測試新型無人機,情報顯示其電子戰能力大幅提升。
法國的尷尬在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較日韓、歐洲其他國家,法國的核武器和投送能力占優,但在中美俄面前,差距明顯。
未來的砝碼
2025年,法國國防預算突破500億歐元,增長7%。新航母計劃耗資100億,14架“陣風”戰機、308輛裝甲車、21輛翻新坦克陸續入列。
核潛艇項目加速,19億歐元擴充彈藥庫存,5億歐元研發新型防空系統,15億歐元投向無人機和人工智能。
俄烏戰爭暴露防空和無人機短板,法國迅速調整戰略,巴黎郊外實驗室的無人機原型機已進入測試。
法國的海外基地是其全球影響力的支柱。吉布提軍港艦艇川流不息,法屬圭亞那航天中心發射火箭,非洲的軍事存在覆蓋馬里、乍得。
馬克龍訪華,率先與新中國建交的歷史延續至今。外交靈活性讓法國在中美俄間游刃有余,2024年,法國調解中東沖突,促成臨時?;穑瑖H社會刮目相看。
北約內部,法國的地位無可替代。德國軍費僅為法國的2/3,英國航母常年維修,法國是歐盟唯一核國家,全球投送能力僅次于美國。
2025年巴黎閱兵,“陣風”戰機掠過凱旋門,坦克碾過香榭麗舍,市民揮舞國旗,馬克龍目光堅定。但挑戰依然嚴峻。經濟增速放緩,軍費壓力沉重,歐洲防務分歧難解,馬克龍的“歐洲軍隊”倡議屢屢受阻。
法國的獨立精神源于戴高樂的遺產。他曾說:“如果不偉大,法國就不稱其為法國?!边@句話,貫穿法國的歷史與現實。
2025年的法國,軍事實力不及中美俄,卻以核武庫、航母和外交智慧,穩坐北約第二。它坦言三個國家不可戰勝,卻從不停止追趕的腳步。
參考資料
法國國家概況 - 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