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大家多生娃,人口專家梁建章曾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一孩家庭每個月補貼1000元,二孩家庭每個月3000元,三孩家庭每個月6000元。
沒人生孩子怎么辦?找到問題的根結才能解決問題,人們生育意愿降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不斷上升的生育成本和生育壓力。
人口專家梁建章提出,解決新生人口問題,應該對癥下藥,緩解人們養育孩子的壓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給愿意生孩子的家庭發錢。
因為高昂的生育成本,已經阻礙了人們生孩子的意愿。根據生育報告統計,一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平均最少也要68萬。
養育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嬰幼兒時期需要高昂的醫療成本,長大后教育費用,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還要從方方面面培養孩子。
當然光花錢還不夠,養育孩子還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梁建章直言,生孩子之前要考慮耽誤的工作時間,要考慮照顧孩子的責任。
現代生活壓力大,要維持生活水平需要更多的努力,光是考慮個人的福利待遇都應接不暇,更不用說家庭增加一個孩子,就是增加一份重擔,很多人不由自主望而卻步。
不止中國人面臨著生育壓力,日本、韓國等都面臨著生孩子的難題。年輕人不愿意結婚生子已經成為普遍趨勢,社會生存壓力讓年輕人沒有余力考慮家庭問題。
日本新生人口危機已經敲響了警鐘,有人甚至斷言,日本人口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會面臨消失的危險。
韓國人口數量也不斷下降,許多大城市的人口亮起了紅燈,社會經濟發展已經受到人口數量的限制。
為了解決生育問題,緩解生育壓力,韓國政府做起了紅娘,給忙碌的年輕人牽線搭橋,鼓勵他們組建新的家庭。韓國還出臺了許多補助方法,提出給生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持。
日本也很直接,計劃推出一個育兒支援金的制度,向所有人征收稅費,補貼育兒家庭,這個政策被日本人戲稱為單身稅。
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日本和韓國簡直是“各顯神通”,效果怎么樣還未知,不過對人口問題的擔憂已經溢于言表了。
中國也面臨著生育問題,許多地方也出臺補助政策,優化福利制度,為了育兒家庭提供支持。
梁建章提出一個建議,直接用錢補貼家庭,讓補助金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刺激家庭的生育意愿。
梁建章的方案是孩子越多補貼的錢就越多,鼓勵已經有子女的家庭多生育,刺激無子女家庭想生育。
這種方案就是想直接應對高昂的生育成本,對于很多中小城市來說,用錢補貼育兒的方式是有效的。
在一些地方有過類似的政策,通過補貼二孩、三孩家庭,出生人口數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經濟發達大城市,生活壓力和生育成本都更為高昂,養育一個孩子面臨的負擔也更大,一些補貼遠不能促使人們放心大膽的生孩子。
還有一部分人,不追求傳統的生兒育女的家庭觀和價值觀,崇尚自由的單身生活,不想組建家庭,也不愿意生孩子。
這種思想在年輕人中很流行,很難通過激勵政策改變他們的意愿。現在流行晚婚晚育,很多正值黃金生育年齡的女性,都沒有生育孩子。
中國近年來生育率呈現下降趨勢,這也符合國家的發展趨勢,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育率相對更低。
日本其實已經替中國走過這條路了,日本是高度老齡化社會,很早就出現了少子化的問題,不結婚不生育的群體也越來越多。
日本不斷提供生育補貼、上學補貼,幫助家庭養孩子,可是新生人口還是不斷下降,人們抱怨養孩子困難的聲音依然沒有停止。
日本花費多年想解決的問題,至今沒有答案,可見生育難題,不是解決某一方面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的問題。
解決生育問題,刺激生育意愿,需要更為全面系統的方案,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響。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生育問題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需要更為廣泛而深刻的解決方案。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