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用水緊張,但潛在咸水資源豐富。如何開發咸水資源解決農業灌溉難題,成為學界重點攻關方向。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新疆農科院資環所)馮棣研究員團隊在咸水灌溉西瓜領域取得突破:在西瓜轉熟期使用一定濃度的咸水,可在保證產量品質的同時節約淡水超20%。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農業水管理》上,有望為咸水利用帶來新方向。
據了解,我國是西瓜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小型西瓜市場認可度逐漸提升。新疆農科院資環所科研團隊以大棚小型西瓜為研究對象,開展了為期2年的大棚無土栽培試驗。
研究團隊在小型西瓜轉熟期設置了7組不同礦化度的咸水進行灌水處理。結果表明:0.6到6.6克/升的咸水灌溉未顯著影響西瓜生長指標與產量,雖使維生素C和硝酸鹽含量略有降低,但對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影響較小。進一步研究發現,小型西瓜通過根莖葉系統對離子的層級調控以及有毒離子排斥、滲透調節等策略,形成了適應鹽脅迫的生理機制。
馮棣表示,西瓜轉熟期采用不高于6.6克/升的咸水灌溉小型西瓜,可在保證產量品質的同時節約淡水超20%,為咸水資源在無土栽培中的應用提供新思路。
“在技術推廣中需注意,每次西瓜收獲后需更換基質以避免連作障礙,廢棄的基質可經堆肥、發酵等處理后回用或改良土壤。”馮棣說。
編輯|高瑜審核|趙允
來源|科技日報作者|梁樂、江斌偉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