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化鎘單晶是半導體與光學晶體材料 高質量晶體制備難度大
硒化鎘單晶,常溫下為深灰色晶體狀,是一種直接躍遷II-VI族半導體材料,也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
硒化鎘,化學式為CdSe,是無機化合物,外觀為灰棕色或紅色結晶體狀,熔點高、密度大、不溶于水,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光電材料。硒化鎘晶體,包括六方晶系與立方晶系兩種,立方晶系光學性能較差、穩定性較弱,而六方晶系禁帶寬度大、電阻率高、光電性能優異。
硒化鎘單晶,為六方晶系、纖鋅礦結構,可以用作固體激光器以及核輻射探測器的晶體材料。硒化鎘單晶光學透過性優、光吸收系數低、激光損傷閾值較大,可以用來制造長波紅外固體激光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開發出一種硒化鎘單晶材料,晶體尺寸≥10mm×12mm×50mm,吸收系數a1(@2-3μm)≤0.02cm-1、a2(@8-15μm)≤0.01cm-1,電阻率1×108Ω·cm或~5×1010Ω·cm,基于此材料制作的長波紅外固體激光器可以用于武器裝備制造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硒化鎘單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硒化鎘單晶平均原子序數較大、電阻率較高、載流子遷移率較大、高能射線阻止能力較高、禁帶寬度較大,可以用來制造室溫核輻射探測器,用來探測X射線、γ射線。此外,硒化鎘單晶也可以用來制造光電二極管、光導攝像管、光電探測器、光電池等。
室溫核輻射探測器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探測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在核醫學、核物理、資源勘探、無損檢測、環境監測、航天、軍事等方面,在核技術領域具有不可或缺性。硒化鎘單晶是制造室溫核輻射探測器潛力最大的半導體材料之一。
硒化鎘單晶的質量直接影響固體激光器、核輻射探測器等下游產品的性能,生長過程中需要控制晶格缺陷。硒化鎘單晶的制備工藝較多,主要有氣相生長法、溶液生長法、熔體生長法、區熔生長法等,但均存在不足之處。由于高純度、高電阻、高質量的硒化鎘單晶制備難度大,一直以來,硒化鎘單晶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硒化鎘單晶相關研究機構主要有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等。其中,四川大學承擔了國家863計劃“硒化鎘單晶體生長及其室溫核輻射探測器器件研究”項目,相關研究成果較多;哈爾濱工業大學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頂部籽晶導熱的硒化鎘單晶氣相生長方法”的發明專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