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擾:
青春期孩子太難搞了!想讓他們學習比登天還難。
是的,孩子一看到讀和作業,就開始各種磨蹭,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要么就是搜題,一會又要走來走去。
原本個把小時能寫完的作業,愣是寫三四個小時,效率全無。
這樣的情況,父母是最不適合去催學習和提學習的,越提越壞事。
但看著孩子這么磨蹭,完全不干預也不行,父母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暗暗激活孩子的自驅力:
第一個方法:減少催促干擾,讓孩子盡可能放松
父母想催青春期的孩子學習,幾乎是不太現實的,最大可能是被孩子抵抗。
既然催行不通,那就后退一步,給孩子一個安靜寬松的環境。
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在休息和放松時,才能得到最大化地發揮。
而父母時不時的催促與批評,評判和挑剔,只會讓孩子的專注力放在抵抗父母的情緒上。
當時間花在沒必要的糾纏與內耗時,不僅會增加孩子挫敗感,降低學習的興趣,還會讓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反倒是父母對孩子多點寬容,少點嘮叨時,孩子才能放松下來,才能更快調整情緒,投入學習。
第二個方法:引導孩子對孩子學習進行“批處理”,來激活自驅力
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原本是想沉浸的,可是總是會突然想到一些事,而耽擱了時間。
比如說孩子拿手機原本是為了搜題,可是總會忍不住看個朋友圈,看個信息,再刷個視頻。
原本是想學習的,可是時間卻被消耗掉了。
學習5分鐘,娛樂2小時的現狀,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被外界的很多因素干擾了。
這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批處理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臨時想起的東西,可以記錄下來,先不著急著處理。等主要的學習任務結束后,再處理雜事。
瑣碎的問題,集中精力一次做完,這樣就不容易分心。
第三個方法:先照顧孩子情緒,絕口不提學習。
孩子處理情緒激烈狀態,不太適合投入學習。
即便孩子攤開了書,也可能越學越煩躁,越學越煩。
比如孩子剛跟父母吵過,或者孩子情緒很差,這時想讓孩子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
情緒處于低落與興奮時,理智是很難回歸的,學習也不可能專注。
這時父母可以不過多跟孩子交流,讓孩子安靜一會,等孩子情緒恢復了,再提學習。
等孩子情緒略微好點時,再提醒孩子只要開始就已經很好的,也不要將目標定得過高,容易沒開始就先自己退縮和放棄了。
孩子情緒好時,心情好時,才有學習的欲望與可能性。青春期的孩子,催學是行不通的。
第四個方法:父母跟孩子相處也要有邊界。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學習不專心,就借著各種理由來關心孩子。
一會送點水果,一會倒水,一會盯著孩子看看寫多少作業了。
這樣的關心,實際是越界,還打擾孩子,對孩子獨立空間的不尊重。
父母對孩子少點批評,少點過度關心,不把催學習掛在嘴邊,從與孩子溝通的質量,以及關注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這樣學習效率就能大大提升,也不讓孩子排斥父母的關心。
因為沒有一個孩子會排斥父母對自己的愛與示好,孩子排斥的只是父母的控制與自以為是對孩好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