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披灰白色的條紋“大衣”,長相出眾,氣質非凡,被譽為最美麗的貓科動物,它以各種動物為食,位于食物鏈的頂端,它是高寒之地的王者,它就是雪豹。
近日,在甘肅尕海則岔保護區(qū)內,雪豹帶崽活動以及母豹外出覓食的場景被記錄了下來,起初兩只雪豹一前一后在雪地中慢悠悠的行走,后面繞了一圈后,母雪豹將小雪豹安置在懸崖上一處低凹處,那里看起來相對隱蔽和安全。
根據(jù)體型來看,小雪豹大約有一歲,還是一個不穩(wěn)重的孩童,它雖然學會一些捕獵技巧,但它不懂如何幫忙,若是帶上它一道捕獵,成功率反而會降低。
等到母雪豹走后,幼崽耐不住寂寞,開始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好在它膽子比較小,走了一小段就返回到母豹指定的位置等待。
母雪豹來到一處高地,它靜靜地俯瞰著遠處的獵物,一邊是野牦牛,另一邊是巖羊。靠的較近的是牦牛,或許是由于這群牦牛里,沒有非常好下手的目標,母雪豹觀察了許久,它朝巖羊的方向挪動身體。
母雪豹瞄準了一只巖羊,身體移動到相對近的時,它以為65公里的時速沖向獵物了,這是一次勇敢的出擊,不過它失敗了,據(jù)統(tǒng)計,雪豹捕獵成功的幾率通常只有30%。巖羊非常機警,它們是登山專家,即便是懸崖峭壁,也有幾乎能直上直下的奔跑。
幼崽還等著媽媽帶食物回去,它不能就此放棄,天色漸晚,母雪豹發(fā)現(xiàn)一只小鹿,它借著旁邊的植物繞了過去,趁其不備,咬住了小鹿的脖頸處,沒幾下小鹿便不再動彈了。
這次捕獵行動成功了,不過事情還沒有做完,母豹必須把戰(zhàn)利品送到幼崽身邊,拖運這么沉重的食物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就這樣隱蔽的路線上走走停停,它必須快速將獵物帶回去藏起來才是最安全。
又拖了一段路后,它發(fā)現(xiàn)遠處有一只狼,疲勞的雪豹不想再戰(zhàn)斗,它選擇隱蔽,犬類的嗅覺極其敏銳,好在風向對母豹有利,它如巖石般一動不動,躲過了餓狼的搜尋,又賣力地拖走了一段,雪豹終于把獵物拖到幼崽等待的地方。
雪豹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雪山之王,青藏高原的旗艦物種,也是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毛色看上去仿佛巖石的紋路,往往極難被發(fā)現(xiàn)。
雪豹在全球很多國家都有分布,但在我國的數(shù)量最多。棲息地面積也最大,雪豹喜歡有峭壁和裸巖的崎嶇山地的棲息地。長而蓬松的尾巴,是它們的平衡神器,讓它們可以輕松地在巖石間攀爬跳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