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幻現實:2433 萬粉絲數學家,竟被鍵盤俠教做事?
誰能想到,手握國際數學大獎的韋東奕,最近因為升任北大副教授被罵上了熱搜。鍵盤俠們激情開麥:“天才十年才混成副教授?”“北大故意打壓人才!”
但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 這位數學界 “掃地僧” 的晉升速度,實際上已經打破常規:
常規路徑:北大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6 年)→副教授
韋東奕路徑:2019 年任助理教授→2025 年升副教授(僅用 6 年)
對比之下,普通學者想評副教授,通常需要發 10 篇以上核心論文,而韋神近 5 年已在《數學論壇》等頂刊發表 7 篇重磅論文。就連北大教授都直言:“這個速度相當于游戲開掛通關。”
? 流量照妖鏡:1900 萬粉絲狂歡,毀了多少天才學者?
韋神開通賬號 3 天漲粉 1900 萬,每分鐘涌入 440 個看客。但這波流量狂歡背后,藏著細思極恐的真相:
某平臺出現 300 + 假冒賬號,靠賣課月入 20 萬
網友熱議其 “牙齒矯正”“衣著土氣”,卻無人討論他的《流動轉捩機理》研究
北大官網顯示,韋神本學期開設的《雙曲方程》專業課,選課人數不足網紅直播間觀眾的 0.1%
更諷刺的是,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科研成果,閱讀量竟不敵一條 “韋神早餐吃幾個饅頭” 的偷拍視頻。這讓我想起普林斯頓大學對安德魯?懷爾斯的保護 —— 當年費馬大定理證明者閉關 7 年,全校替他擋掉所有采訪。
? 北大晉升機制曝光:頂級學者也要闖三關
透過韋神事件,我們終于看清北大教師晉升的 “地獄難度”:
第一關:學術硬通貨
長聘副教授需在 5 年內發表 5 篇頂級論文
韋神超額完成指標,其中 2 篇被國際同行稱為 “開辟新賽道”
第二關:教學 KPI
每學期 128 課時起步(相當于每周上 4 天課)
學生評教分數需達全院前 30%
查看數學學院公示,韋神主講的《非線性分析》課,到課率常年保持在 95% 以上。
第三關:360° 評審
由 7 位院士級專家組成評估組,連續 3 年跟蹤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曾有長江學者因 “社區科普活動不足” 被暫緩晉升。
? 沉默的代價:守護學者,就是守護我們的未來
韋神事件最扎心的,不是鍵盤俠的無知,而是整個社會暴露的認知偏差:
科研成果:他參與的《流動轉捩機理》研究,可能推動國產大飛機突破技術封鎖
流量價值:網友卻更關心他是否刷牙、有沒有女朋友
北大相關負責人透露,韋神所在團隊已暫停更新社交媒體:“我們不愿學者變成動物園的觀賞物。”
這讓我想起華為 “天才少年” 計劃負責人說的話:“給科學家純粹的環境,就是給國家存錢。” 當我們在抖音圍觀韋神吃饅頭時,他正在做的研究,或許正在改寫中國科技產業的地圖。
如果韋神開直播賣課年入千萬,對中國數學界是喜是悲?
我們究竟需要更多科學家,還是更多網紅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