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12時
一列集裝箱班列
滿載金屬配件、板材等貨物
從長沙北鐵路物流園鳴笛開出
駛向1300公里外的上海閔行
湘滬班列的成功首發
打通了湖南直連長三角核心經濟區的
鐵路物流大動脈
“湘滬班列實行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的‘五定模式’,實現公交化高效運行,將長沙至上海門到門運輸時效壓縮至18小時以內,實現了‘次日達’。‘湘品’會以更優的成本、更快的速度進入長三角市場。”長沙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白貨室高級經理汪澤南說。
據了解,湖南東向物流通道長期面臨“走水路慢、走公路貴”的困局。而原有的鐵路運輸模式中,從長沙開出的貨物列車需經過2至3次編組,至少要72小時以上才能到達上海,時效難以滿足客戶需求。
湘滬班列公交化運行,門到門運輸時效壓縮近60%,怎么做到的?
為了破解這道“時效題”,打通一條高效穩定的鐵路物流通道,打造一個滿足客戶需求的鐵路物流產品,長沙鐵路物流中心迎難而上。
數月的時間里,營銷團隊走遍長株潭制造業集群,與湖南軌道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湖南安迅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面對面溝通,精準捕捉電子產品、小型機械、陶瓷等“白貨”企業的物流需求。
針對多家企業在運輸時效、服務質量和運價方面的高要求,他們一邊為企業爭取運價政策,設計推出階梯式運費方案,一邊組建技術團隊全面優化整體作業流程,推動用箱、裝卸、調車、貨檢等環節高效協同、一體化運作,降低全流程物流成本。
“貨物抵達上海后,將無縫銜接國際水運航線,遠赴歐美、東南亞市場。湘滬班列公交化開行,讓我們能精準對接國際船期,實現鐵海聯運無縫銜接。”湖南軌道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團說。
湘滬鐵路物流通道的打通不僅縮短了湘滬間的運輸時間,更將借助中歐班列與鐵海聯運網絡,成為聯通內外雙循環的戰略橋梁,為湖南深度融入全球市場開辟新通道。
未來,長沙鐵路物流中心將從“價格、時效、服務”3個方面持續優化班列開行,以更高品質的鐵路現代物流產品,服務核心城市群交互需求,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記者 荊翀 通訊員 長沙鐵路物流中心 閆文煥 汪澤南 孟祥琳
編輯:彭旋
審核:趙岳 徐媛
監制:曾佳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