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工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港口區人民法院秉持“如我在執”理念,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充分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通過執行和解的方式化解一樁樁矛盾,辦好每一件關乎民心向背的“小案”。
“薪”愿了結,不讓勞動者吃虧
守護好勞動者的血汗錢,解決群眾的“薪酬”問題,既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謝謝法官,我這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資終于盼到了!”知道自己2萬多塊工資有著落之后,申請執行人黃某激動地說道。
2020年7月,黃某入職廣西某物流有限公司。2024年4月,黃某因個人原因與該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但該公司尚未支付完全部工資。后經防城港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該公司承諾將分期支付2萬余元給黃某。
隨著時間流逝,分期期限已過,但是該公司仍未將所欠工資支付給黃某,仲裁調解書變成了“空頭支票”,黃某只能向港口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在收到案件后,第一時間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并凍結財產,同時聯系企業負責人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裁決,不僅損害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也會影響公司的信譽和經營發展,應盡快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避免被強制執行,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在法官的督促下,被執行人意識到拒不履行的后果,主動到法院將所欠工資履行完畢,并與申請執行人握手言和,法院也第一時間對該公司賬戶解除凍結。
在執行此類案件過程中,人民法院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被執行人權益的影響,兼顧企業生存發展,讓企業和勞動者都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與力量。
交通事故賠償難,柔性司法促和解
“謝謝,謝謝!真的太謝謝你們了!”
在港口區人民法院執行事務服務中心,剛和解完的申請執行人范某拿著手中厚厚的一沓現金連聲道謝。
原來,在2023年7月,駕駛電動車的范某,與同樣駕駛電動車的未成年人蔡某發生碰撞,致使范某受傷住院。事故發生后,范某將蔡某及其法定監護人起訴至法院,經法院依法判決,蔡某及其法定監護人需要賠償范某各項損失11萬余元。判決生效后,被告一直未履行還款義務,范某遂向法院申請執行。
被執行人蔡某的法定監護人在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后,主動到法院報告財產情況,表示一次性償還賠款存在困難,可以先還部分,并請法院從中協調。執行干警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申請執行人范某,告知其目前案件的進展,及被執行人對于賠償的態度。
為了盡快能讓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執行法官又組織雙方當事人到法院面對面進行調解。
“先還5萬,每個月再還2000。”
“你這個分期時間太長了,我不同意……”
眼見雙方一直僵持不下,執行干警從中耐心協調,引導雙方換位思考,逐步消弭矛盾,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在執行干警的見證下,被執行人范某當場交付了部分賠償款7萬元現金給蔡某,其余金額將分期履行。
近年來,港口區人民法院將追索勞動報酬、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案件作為工作重點,為此類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執行。今年上半年,執結涉民生案件90件,幫助群眾追回“血汗錢”“救命錢”279萬余元。
“剛柔并濟”破解跨越五年“土地之爭”
強制措施是手段,并不是目的。針對逃避執行、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港口區人民法院堅持“剛柔并濟”,依法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以法律威懾力倒逼主動履行,以司法溫度促成執行和解,讓“紙上權益”加速轉化為“真金白銀”。
2019年11月,原告林某與被告曾某簽訂了一份《宅基地(屋地)轉讓協議書》,協議約定林某將89平方米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有償轉讓給曾某。但是曾某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曾某并未依約向林某支付尾款,及代繳的稅費。
催討3年無果后,林某無奈之下將曾某訴至法院,經港口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曾某需向林某支付尾款及代繳的稅費等共計30萬余元。判決生效后,曾某未按期履行,林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執行立案后,執行團隊遂向曾某送達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責令其盡快償還欠款,但曾某卻玩起了“躲貓貓”,法院決定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對曾某名下的不動產進行評估拍賣。
“法官,我愿意還錢,可不可以不要拍賣我的房子!”
眼看著房子即將被拍賣,曾某藏不住了,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表示愿意履行債務。
2025年6月,執行法官組織雙方到執行事務服務中心進行協商,耐心向被執行人釋明法律規定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得知曾某目前無法一次性償還所有債務后,又幫其與林某“說情”,在中間協調和解方案。
在一次次的溝通中,雙方達成和解,曾某可以分期履行債務,申請執行人同意暫停對被執行人的房產拍賣,至此該案順利執結。
執行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有溫度的司法實踐。今年上半年,港口區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執結各類案件1593件,執行到位金額11635.2萬元,其中,執行和解案件255件,和解金額達1262.74萬元,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圖 | 豆包AI生成
文 | 童 瑤
編 | 覃海云
審 | 林俊臣
簽 | 徐毅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