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
“平安江岸”公眾號后臺
收到了一條網友的私信
看完聊天記錄后
小編也趕緊提醒網友
叮囑不要透露個人身份信息
到底怎么回事?
經了解得知
私信中提到的“李警官”
5月25日晚上
稱網友需要配合某案件調查
網友讓其出示證件
小編立即提醒該網友
這是假的
公安機關不會在網上辦案
“你的銀行卡涉嫌洗錢......”
“你的身份證異地使用.......”
“你涉嫌刑事犯罪被通緝了......”
這是冒充公檢法詐騙典型的來電開場白
今天小編
為你揭秘犯罪分子詐騙伎倆!
什么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冒充公檢法詐騙是指詐騙分子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員,以被害人的銀行卡、社保卡、醫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調查,并發送虛假“通緝令”“逮捕令”等法律文書,使被害人陷入恐懼,再讓被害人進行“資金清查”或者將錢轉入公檢法指定“安全賬戶”,以自證清白,從而實施詐騙。
冒充公檢法詐騙流程
1
冒充公檢法等開場
(1)來電自稱當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因身份信息泄露或曾經身份證遺失,被人冒用身份申領電話卡,涉及一起詐騙案件,需要配合外地警方調查。
(2)來電自稱社保局工作人員,告知受害人其社保卡涉嫌洗錢,需要配合警方調查。
(3)來電自稱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受害人其名下一張銀行卡涉嫌一起詐騙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調查。
(4)來電自稱快遞公司客服,告知受害人其郵寄的包裹里藏毒或者有違禁物品,被海關扣押了,需要配合警方調查。
2
電話轉接至“警方”
電話轉接至“辦案地公安局”,在電話中,“警察”不斷強調該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則要對受害人實施拘留并凍結資產。
3
“通緝令”“警官證”齊上場
受害人添加“警察”QQ或微信,對方發來虛假的警官證和逮捕令或者通緝令等文書,使受害人陷入恐慌,進一步相信騙子的說法。
4
下載軟件配合“資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載指定軟件進行“資金清查”,讓其將所有錢轉入一個銀行卡內,并在軟件內填寫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填寫完畢,受害人卡上的資金已被全部轉走,對方稱是轉至了“安全賬戶”。
教您識別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 要求你絕對不能掛掉電話,并為你轉接電話的
沒有誰有權利讓某人絕對不能掛電話,轉接的電話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個騙子的電話。
■ 要求你必須開通網銀或重新辦一張銀行卡
同樣,沒有人會強制性要求你去辦某一張銀行卡,遇到此類情況,請千萬不要去所謂的網站上透露自己的銀行卡信息。
■ 要求你絕對不能和別人(尤其是警察)透露通話內容的
警察蜀黍是最能幫你的人,如果連警察蜀黍都不能知道的事,那這件事肯定是壞事,就是騙子正在對你做的這件壞事!
■ 要求你尋找隱蔽的地方進行通話
如果是警察蜀黍給你打電話,絕對不可能會有此類要求,找隱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騙子行騙,以免被人“多管閑事”,提醒了受害人。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郭學良
稿件來源:平安江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