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9
墨韻聲光:一個可以聽、可以看的朗讀視頻欄目,重構文字的生命力。
“城市的晨霧,總會讓我想起鄉村里,那些走在晨霧里的成長歲月。”
“風聲裹著嗡嗡的振翅聲,鼓舞著我的想象鋪張。”
霧與路
作者/譚鑫 朗讀/云杉
一年里總有幾個日子,重慶的晨霧會成為網絡關注的熱點:列車在霧中呼嘯穿梭、江橋橫亙隱現如蜃樓,山水之城的縹緲映襯著霧都的驚艷。
城市的晨霧,總會讓我想起鄉村里,那些走在晨霧里的成長歲月。
老家在涪陵,小學離家有一個多小時腳程,上學的日子往往天沒亮就得起床。那時村道沒有路燈,用干稻草扎成的小火把成了上學路上的陪伴。微弱的火光隨腳步前進起伏,驅散著黑夜,也對抗著另一位山中常客——霧。童年的我總是不敢獨自走入晨霧中。
一個雨霧天的清晨,我睡過了頭,只能硬著頭皮趕路。途經光線暗淡的路段,樹木蔥郁陰森,心便生出忐忑。當看到前方立著一團黑影,晨霧模糊了輪廓,我疾行的腳步頓時打住,邊思索邊艱難前挪。
我試探性地沖其喊道:“舅……舅舅?”一聲問罷,那團黑影似從霧中舒展,回叫著我的名字,還真是他!
“怎么現在才去讀書?”“起晚了……”舅舅在暗中摸索片刻,從雨霧里塞給我兩塊錢:“快走吧!一塊拿去坐車,一塊拿去吃飯……”原來他在等早班車,不過與我方向相反。我攥緊那兩塊錢,原本畏懼的腳步變得從容起來。
還有一次,是大學期間。有次返校,只買到凌晨5點出發的火車票。一早從家到火車站的路讓我情緒郁結。
出發前兩天,在大木鄉務工的五叔回了村,他主動找到我:“大學生,你咋因為這點事慪氣?這點路,還沒我去大木鄉遠……”我想起幼時求學路,正準備和五叔“攤牌”,五叔突然笑了:“莫擔心!我才買了輛新摩托車,到時候帶你去!”
那天我早早來到五叔家。借著顛簸的燈光,我們穿行在被霧氣包裹的山路上。到了車站,五叔催我去買路上的用品,回來時他已將行李理好。和我揮了揮手后,他擰亮車燈,又轉頭穿進那片來時的濃霧中……
從往事中回神,我已在返鄉的公路上。這些年,高鐵站修到了家門口,高架橋串起了過山和過河的路。眼下的目的地大木鄉,如今已是“重慶第一高山花鄉”。眼前的路,也由曾經的泥路變成了嶄新的柏油路,每年迎來送往著游客。和我一起故地重游的五叔,一路上連聲感嘆:生活的舞臺日新月異,人腳下的路也煥然一新。
今天的霧,也早已不是偏遠小路上的障礙,而成為廣闊大路上的點綴。
此時天光明亮,一座連山橋上薄霧升騰。我打開車窗,看見空中有一架無人機守候一方。風聲裹著嗡嗡的振翅聲,鼓舞著我的想象鋪張:如今無人機拍攝下的山城晨霧,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我是否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我朝無人機揮了揮手,然后掏出手機——對著霧,對著路,對準霧與路中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