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名揚四海
比如會非常自然的說出“我們縣城有100萬人口”、“該縣城的XX局”、這種話。
本質原因還是一條:智能手機讓數以億計的知識匱乏、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低下的擁有了話語權。
中國有10億網民,其中本科以上學歷的不足一成。這一成網民里面,起碼還有一大半是上真學讀假書的。10億網民里面,哪怕只有半成也就是五千萬網民是活躍用戶,成天在網上發表言論,那也已經相當恐怖了。
把「縣」和「縣城」攪和不清的前提,是縣作為一個討論對象進入了簡中風的輿論場。為什么縣這個行政區劃單位會進入簡中網的輿論場?就是因為網絡生態下沉,大量知識匱乏、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低下的人擁有了話語權,從而把他們身邊的、發生在縣域的事情搬出來談。
十幾年前還要用電腦才能上網的時候,一談縣里的事情就很容易在BBS上上升到社會學的討論范疇,而縣城、鄉鎮、農村的大多數人是不上網的。如果從宣傳單位的視野來看,縣以下區域的事情,很少能夠形成輿情。
現在不一樣了。做短視頻的博主動不動就把「縣」「縣城」的事情拿出來討論并放大,結果就出現一些怪象,比如這個「縣城」的山溝里有個什么奇特的景點,那個「縣城」的GDP是全省最低的。他們迫切需要以「縣」為討論對象滿足觀眾的獵奇心態,卻又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于是乎不寫錯字就不錯了,別跟他們扯什么城市規劃、行政區劃。除此以外,縣城、鄉鎮屁大的事情也可能通過抖音、快手曝光出來,這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前是難以想象的。過去要是你拿著手機在縣城、鄉鎮的街上拍到什么事情,回家用電腦放到論壇上,沒多久可能連人帶帖都被刪了。而如今短視頻一傳播,就比新冠病毒里面的Omicron還快。
除了「縣」和「縣城」,還有「城市」。在簡中網的語境中,只有「城市」,沒有「市」「地級市」「縣級市」,更不要說「地區」「專區」。如今官方媒體和自媒體,討論某個縣級以上地區的時候,常常就說「城市」。哪怕畫面明明就是「綠水青山」「美麗鄉村」,他們也會說成是「城市」。說廣州是廣東最大的城市當然是對的,但是說廣州市是廣東最大的城市就是不對的。1987年撤銷「廣州市郊區」以后,廣州市這個概念就已經由1921年建市以后單純的城市轉向了既包含市區又包含下轄區縣的地級市的行政區劃范疇。用「廣州」這個公認而泛化的稱謂來指代城市地理學上的城市是沒有問題的,但以「廣州市」來表示城市肯定是不恰當的。
之前就回答過一個關于「署」的問題。明明是上網查一下就知道的內容,非要少見多怪地在知乎問個明白。這就是簡中網如今的生態。越無知越無畏,語不驚人死不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