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7月3日電 (馬芙蓉 覃仕雙)“行走中華·問道荊楚——民族藝術交流營”3日在武漢開營,24名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在湖北開啟為期7天的交流、體驗之旅。
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唱跳當地特色歌曲。(中南民族大學供圖)
馬頭琴演奏、《龍船調》獨唱、歡唱泰雅組曲《懷念曲》《歡樂歌》、唱跳臺灣民歌《高山情》……開營儀式上,中南民族大學學生與交流團團員輪番登臺,展示各自特色歌舞,氣氛異常歡快。
據交流團團長介紹,24名臺胞以泰雅人為主,包括工藝師、高校講師等。不少團員帶來當地民族特色作品,比如羊角勾編織網袋、斜挎包、錢包、配飾、塑編工藝品等,期待與湖北少數民族同胞互學互鑒。
開營儀式現場展出的苧麻制品。 馬芙蓉 攝
現場展示的一批用苧麻制成的腰帶、網袋、頭飾、織物等產品引人注目。“這些均是純手工制作而成。”一名臺胞告訴記者,苧麻是泰雅人傳統制線織布的重要原料,但是從原料變成工藝品程序復雜,面臨傳承困境。她希望與湖北同行交流,借鑒現代技術提升紡織效率。
據悉,此次交流活動由中南民族大學主辦,包括民族文化知識講座、非遺展示、傳統村落走訪等活動。其間,交流團將走進湖北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恩施州,與當地少數民族圍繞傳統技藝創新發展進行交流、分享。(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