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7月7日小暑到。
高溫高濕模式要啟動。老輩兒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可這溫風一刮,早沒了涼風影。
氣象數據說,全國平均氣溫24.9℃,超一半地區進炎夏。雨水也跟著湊熱鬧,小暑成全年降水最多節氣。
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收尾,華北東北雨水扎堆來。雷暴、臺風開始活躍,防雷電、防汛得提上日程。
莊稼人這時候最忙。東北西北正收冬春小麥,南方水稻、棉花、玉米瘋長。光熱足是好事,可旱澇風蟲總來攪局。
前兒村東老李家的豆苗,就讓一場急雨沖得東倒西歪。
“小暑雨漣漣,防汛最當先”,這話可在理。咱老百姓的胃口也得顧。
往年總喝綠豆湯,今年得少碰——豆子吃多了脹肚子。
生姜也別多吃,小暑天本就燥,吃多更上火。有4樣菜正當時,消暑還補營養。頭樣是花甲。
夏天葷腥吃著膩,可這海貨肉嫩彈牙。
蛋白質、微量元素都足,煮碗花甲豆腐湯最得勁。
嫩豆腐先炒炒,豆腥味散了,湯才鮮得直掉眉毛。二樣選秋葵。“蔬菜之王”不是白叫的,黏液滑溜溜,對身子好。
價格不貴,蒸個秋葵釀蝦,蝦滑裹著蒜香,香得娃直舔碗。洗的時候記著,別先切蒂,撒把面粉搓搓更干凈。三樣吃茄子。
“夏吃堿,火氣減”,茄子是堿性菜,應季又便宜。切細絲炒著吃,配點豆干青椒,軟乎乎不塞牙。
切完茄子趕緊泡水里,不然放一會兒就發黑。四樣挑茭白。“水中人參”名不虛傳,熱量低還補蛋白。
炒盤肉絲茭白,脆生生的,夏天吃著爽口。茭白得先焯水,煮軟了過涼水,炒出來才不艮。
雨水多對莊稼是好是壞?
水稻喝飽水長得歡,可棉花、大豆泡久了根要爛。前兒農技站老張說,這月得勤往地里跑,旱了澆、澇了排、蟲來了趕緊治。
有人問,小暑不是最熱,咋就這么難熬?
溫風裹著濕氣,身上黏糊糊,莊稼人干活兒更費勁兒。可再累也得顧著身子,吃對了菜,扛過這段,等大暑也就不怕了。
小暑不是最熬人,防住高溫管穩田,日子才能甜過伏天。想知道更多小暑應對招兒,點個關注不迷路。具體天氣以當地預報為準,農事操作還得看自家園子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