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會發胖?
這說法坑了多少人。
有人說玉米只是填肚子,有人怕吃了長肉,還有人嫌它太硬難消化。可最新研究打臉這些誤區——每周吃3次玉米,認知衰退風險降23.
4%。
中國營養學會跟蹤1.2萬中老年人,數據明明白白。先說說腸道這點事。
玉米里的纖維質不一般,非淀粉多糖和抗性淀粉,專挑好菌養。白米白面可沒這本事,吃多了腸道容易“鬧脾氣”。我見過45歲的IT工程師,便秘半年肚子脹,改吃玉米當午餐,四周后排便順溜了。
這不是個例,臨床里總碰到類似情況。
再看大腦保護,很多人不知道玉米藏著寶貝。葉黃素+玉米黃質,眼底黃斑的“小盾牌”,還可能延緩阿爾茨海默病。2023年一項研究說,每天補6毫克葉黃素,認知下降風險降19%。
一根玉米能給2.2毫克,每周3次,大腦悄悄得好處。
最被誤解的是體重管理。
玉米升糖值52,比白米低一半還多。
抗性淀粉消化慢,吃飽了還不餓,哪是“熱量炸彈”?有個BMI超30的患者,晚餐換玉米,3個月瘦了7公斤,血糖也穩了。
現在說說常見誤區。有人覺得玉米甜,糖尿病人不能吃?
甜是天然還原糖,比代餐棒、雜糧餅的糖少多了。還有人嫌玉米硬,腸胃不好不敢吃?
煮軟點、剝了皮吃,刺激小得很,反而能養腸道。
但別用油炸、爆米花開吃!纖維和營養都給炸沒了。
老輩人常說“粗糧養人”,玉米就是個中好手。
久坐的上班族,防便秘;上了年紀的,護大腦;管體重的,穩血糖。健康不是等體檢亮紅燈,是從選對一根玉米開始。今晚就試試蒸玉米,或玉米粒炒蛋,換個主食,換條健康路。
想知道更多吃玉米的講究?點關注,明天聊選玉米的小竅門。本文為科普,具體飲食方案請咨詢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