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小暑節氣,在7月7日04時05分交節。
節氣,常常被視為氣候的“晴雨表”。比如在民間,就有“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的說法,什么意思呢?是何預兆?2025年是什么情況?我們需要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一、小暑:盛夏的“氣候分水嶺”
小暑有多熱?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節氣,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正式進入“燒烤模式”。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攀升至26℃—30℃,在廣西等南方地區,氣溫更是達到35℃+。你的家鄉,現在的氣溫是幾度呢?
唐代詩人韓愈,曾以“自從五月困暑濕,如坐深甑遭蒸炊”,形容夏季的悶熱,這也恰似小暑“桑拿天”的生動寫照。在廣西,這個時節白天出門一趟,就能深刻感受到酣暢淋漓的“蒸桑拿”體驗!
除了人的直觀體驗,在自然界,也能找到不少的物候表現。比如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這里就形象地道出了小暑節氣的物候變化狀況。
什么意思呢?
“一候溫風至”,指小暑一到,原本偶爾還能帶來絲絲涼意的風,開始變得溫熱滾燙,所到之處,讓人真切感受到夏天那火辣辣的熱。
“二候蟋蟀居宇”,指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田野里就像個大蒸籠,蟋蟀受不了酷熱,逃到人類房屋的墻角、屋檐等陰涼處避暑。
“三候鷹始鷙”,指此時老鷹也感受到了地面的高溫而不再低空盤旋,而是振翅高飛,到清涼的高空中練習飛翔,以避開地面高溫。
可以說,這些物候現象,既是自然界的生存智慧,也是氣候變化的直觀注腳。
二、“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是什么說法?
小暑時節,降水與高溫上演“冰火兩重天”。南方暴雨傾盆,北方雷陣雨頻發,長江中下游地區則面臨“伏旱”威脅。若此時打雷,還可能引發“倒黃梅”,悶熱與雷雨交織,形成獨特的夏日圖景。
此外,小暑時節刮風,也容易帶來災害。在民間,就有“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的說法。
先說說為什么“大暑怕紅霞”?
這主要是因為紅霞通常與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相關。古人觀察到紅霞出現常預示臺風臨近,大暑時節正值臺風季,每當臺風來臨前,高空云會先行到達,帶來充足的水汽和塵埃。
這些微粒使大氣層的散射效應增強,波長較短的紫光藍光等,被大氣中的微小粒子散射掉后,留下可見光中波長較長紅光橙光,從而形成絢麗的紅霞。
而臺風的到來,易引發洪澇、大風,導致農作物受損甚至絕收。因此古人將紅霞視為臺風的前兆,總結出了“大暑怕紅霞”的農諺。
那么,又為什么說“小暑怕東風”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小暑時節的特殊性在于,木氣逐漸隱匿,金氣開始顯現。這意味著此時本應風平浪靜,若出現異常風向,往往預示著氣候失衡。
古人將小暑的風視為“逆風”,因為木氣本應入庫,若此時仍刮風,說明天氣可能存在異常,甚至引發后續氣候紊亂。
“小暑怕東風”的這種認知,便源于古人對自然的長期觀察。
從實際來看,小暑前后吹的風多為熱風,不僅無法緩解暑氣,反而可能加劇干旱或引發暴雨,導致農作物減產。
小暑是農作物生長的“沖刺期”。水稻需高溫促穗,玉米等作物需充足降水,氣候波動可能影響產量。民諺中的“風災預警”,本質是對農業氣候臨界點的精準把握。
與之相似的俗語說法還有不少,比如:
- “小暑西南風,農家一場空”;
- “小暑若刮東南風,農家忙碌一場空”;
- “小暑刮北風,夜半棉被蒙”;
- “六月北風起,莊稼不結籽”等。
三、2025年小暑節氣是什么情況?
2025年小暑交節于7月7日04時05分,農歷的六月十三。此時氣溫與降水,均進入“高強度模式”。在南方地區,高溫高濕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
而我國的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往往開始進入雨季。老話說“七下八上”,也常被用來表示于此,即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左右,進入雨季。
從中國天氣網的預報來看,未來10天(7月4號到13號),西北東部、華北、東北地區陣雨、雷陣雨頻繁;西南地區陰雨不斷;8號之后,華南、江南東部雨水也多了起來。反觀黃淮、江淮、江南一帶,則會持續高溫!
這提示我們,南方地區,警惕可能出現的伏旱問題,北方地區需防短時強降水,洪澇的發生。而對于刮東風等天氣現象,具體可以結合當地實際來看,總體上看需警惕臺風、暴雨或干旱等災害的發生。比如在沿海地區,東風往往與臺風相關。臺風的到來,可造成農作物受澇、倒伏,影響產量。
當然,風不僅會帶來洪澇,還可能帶來干旱。比如在某些特殊的地形地勢中,若風持續,可能形成“焚風效應”,使空氣下沉增溫,加劇蒸發,反而造成干旱。老話說“小暑南風雨難下”“小暑刮南風,大暑伏中旱”,說的便是如此。
總的來說,氣候無常,但規律可循;災害無情,但預防有道。我們可以提前了解可能存在的天氣問題,有的放矢,做好相關的防范工作!
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圖片來自網絡及AI繪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