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廣東正處汛期后,天氣像坐過山車。未來幾天老天爺要搞“雙重考驗”,熱和雨輪番上陣。
粵北、珠三角多地后天起最高溫達35℃,大日頭曬得地皮發燙。體感溫度能到37℃,田里干活的鄉親可得當心暑氣。粵西和沿海這兩天已有中等雨水,部分地方雨勢不小。
雷聲響、電光閃,下雨時還伴著6到8級風,海邊得盯緊風力。更要留意西太平洋的兩團風,可能變成臺風“木恩”和“丹娜絲”。預計7月8日到10日,它們帶來的雨或在粵西、沿海下成“潑水盆”。
這種天氣對地里的莊稼最不利,曬狠了作物打蔫,泡久了爛根。種果樹的老鄉,趕緊給果園鋤鋤地,讓土壤透透氣防旱。菜地要提前挖好排水溝,別讓雨水積在菜根底下泡壞苗。
大棚種植戶檢查棚架子是否牢固,防大風掀了棚頂。
家里存的種子、肥料記得用塑料布蓋好,濕氣大容易發霉。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經驗仍管用,但若見烏云翻滾得趕緊收曬物。科學點說,這時候得每天看看天氣預報,別光靠老法子。
我個人覺得,眼下最緊要的是分區域應對,各地情況不一樣。
粵北晴天多,重點給作物遮陽,早晚澆水別正午澆。珠三角濕氣重,葉菜類容易招病蟲害,得提前打藥預防。
粵西和沿海要防臺風外圍影響,漁船該歸港的別拖延。
濕熱天里,人也容易沒胃口,煮點黃豆苦瓜湯解暑挺好。
但咱農民兄弟顧不上自己舒服,更操心地里的收成。現在有個關鍵問題,兩場高溫中間的降雨,能不能精準用到地里?
這就需要咱們提前規劃,下雨時引水灌旱田,別讓水白流。
還有個事得提醒,未來幾次高溫間隔期短,作物抗逆性會下降。可以施點磷鉀肥增強抵抗力,老把式都知道這法子管用。臺風路徑還在變,具體影響范圍得持續盯著氣象消息。
總之,接下來這幾天得兩頭忙,防曬又防澇,一樣不能松。鄉親們別等問題來了才動手,現在就把溝渠清一清、棚架加固好。要是拿不準怎么做,村里的農技員是好幫手,趕緊去問問。
記住,提前準備三分利,臨時忙亂誤農事,這話什么時候都不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