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江西上饒的望仙谷云海崖(懸崖博物館)如同“天上宮闕”。
大連熊洞街的機械巨熊吸引眾多游客。
達那也·金華山小冰島風光。
廢舊廠房變為文商旅綜合體、廢棄采石場變身旅游度假區、荒蕪礦山化身北歐風“小冰島”……近日,在首屆中國旅游企業家年會“旅游新場景和旅游新物種”主題論壇上,來自文旅創新前沿的業者分享了一批中國文旅創新的鮮活實踐,為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原創IP成旅游新“代言人”
“7月中旬,我計劃帶孩子到遼寧大連避暑旅游,除了玩海,最期待的就是去熊洞街,實地感受一下為什么它能吸引那么多游客。”河北游客陳嘉佳說。
大連是老牌的濱海度假旅游勝地,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充滿創意的熊洞街如今成為當地熱門旅游地。熊洞街,由4800平方米的廢舊廠房變身為創新型城市更新文商旅綜合體,機械巨熊是這里的一大看點。
2022年,一只自主研發的高6米、重25噸,直立高度可達9米的仿生機械巨熊“北北”亮相熊洞街。開業至今,熊洞街的客流量和收入連續3年攀升,2024年接待游客163萬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0%,80%的本地游客復游4次以上。“北北”也成為當地旅游新“代言人”。
據介紹,熊洞街由博濤文化和大連冰山集團聯合打造,對舊廠房加以改造,保留部分廠房,又融入蒸汽朋克的設計風格。熊洞街由北北大街、尖叫大街、潮玩天街3條主街構成,涵蓋了巨獸巡游、主題游樂、時尚文創、科技研學、特色美食、嗨玩夜場、主題活動等元素,融文化、藝術、科技和商業于一體,不僅受到國內游客歡迎,也成為大連入境旅游的熱門目的地,吸引了不少韓國游客。
大連博濤聯合創始人魏海濱認為:“熊洞街成功地將原創IP機械巨熊‘北北’的人格化魅力、尖叫美學設計語言與大型仿生機械裝置融合,構建了大連文旅消費新場景。”
地標式吸引物獨具特色
夜幕降臨,位于江西上饒的望仙谷燈火璀璨,如天宮落凡塵。這里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闊,又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更藏著打麻糍、釀米酒的贛家煙火。
“您一定想不到,這里曾是滿目瘡痍的廢棄采石場”,九牛文旅副總裁熊慧向記者講述了望仙谷的蝶變歷程:利用礦坑地形打造景區地標式吸引物——懸崖民宿,同時注重生態修復。景區還開發了非遺工坊、沉浸式夜游等文旅項目。望仙谷目前已成為集山水人文景觀、休閑度假、漂流運動、健康美食、民俗體驗、古寨探秘、農業研學、古法作坊、溫泉康養、活動演藝等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區。
在110米高的懸崖上凌空打造的懸崖民宿,尤受關注。38間客房的設計布局都不同,一房一態。房間地面不是傳統的地板,而是透明的懸空玻璃。游客進入房間后,站在床頭就可看到瀑布在腳下流淌。二期的云海崖(懸崖博物館)在今年春節舉行了亮燈儀式,在網絡上獲得300多萬次的點贊和3億多次觀看,很多人都想來探尋“天上宮闕”。
“這里實在太美了。我會把照片視頻配上文字,分享給我的朋友。”第一次到中國旅游的伊朗游客說。望仙谷自2020年10月開園以來,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逐年攀升,2024年接待游客310萬人次,營業收入5.28億元,接待海外游客超15萬人次。
熊慧告訴記者:“望仙谷獨具特色,沿用贛東北傳統民居的建筑風貌,復建了原汁原味夯土房,極具江西地域特色;打造了10多個傳統手工作坊,在此游客可體驗加工制造的過程,也可品嘗到正宗的老味道;展示當地文化,依托贛家婚俗,還原當地婚禮的宏大場景。此外,在各種節慶活動中展示板凳燈、弋陽腔、信州亂彈等非遺。望仙谷帶動周邊3萬余人就業,發展了約1000家民宿和386家農家樂,戶均增收達30萬元。”
新玩法吸引更多年輕人
“原來浙江還藏著一個‘冰島’,黑白灰巖石,藍色湖水清澈見底,可以玩槳板、皮劃艇和潛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游客卷兒在社交媒體上記錄下旅行感受。
這里是達那也·金華山小冰島,位于浙江省金華市九龍村,所在地原本是一座廢棄礦山,如今成為金華旅游最具人氣的目的地。據介紹,2023年,杭州也楓控股集團與金華山旅游區簽約,以文化休閑為主題進行改造。2024年1月,達那也·金華山小冰島開業,融合國家潛水基地、石村商業區、野奢酒店、文創餐飲、藝術裝置等多種文旅新業態,成為游客打卡、放松、體驗的藝術美學空間和非標度假目的地。
達那也·金華山小冰島聯合創始人蘇立豪介紹:“我們打造視覺與功能兼具的美學場景,將打卡與體驗的雙重文旅元素發揮到極致,為年輕游客提供風格獨特的秘境。這里有專業級野奢戶外潛水基地,9000平方米水域由天然礦坑改造而成,水深3米至25米,并設計了獨特的水下雕塑群、水下燈光、水下懸崖等藝術空間,可為游客提供多種潛水考證、水下攝影、專業級水下訓練、水下求婚、水下派對等服務。”
達那也·金華山小冰島開業以來就受到年輕人追捧,已接待游客30萬人次,其中很多來自中國香港、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景區帶動了周邊鄉村經濟發展,為村民提供再就業機會,助力本地大學生創業、推動“文旅+互聯網”業態創新,提升金華旅游知名度。
要想從文旅創新中脫穎而出,必須挖掘自身特色,突破以往傳統景區的桎梏,打造充滿新意的旅游體驗。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張驍鳴認為,文旅創新需要打破行業藩籬,不斷探索。未來,需強化文旅產品研發與運營人才培養,以支撐行業持續創新。
本文配圖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 趙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04日第12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