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美國又帶頭挑事了。
4國匆忙組隊,主張對華出手,這看似和諧的“稀土聯盟”到底能成嗎?
稀土戰場,四國匆忙組隊
7月1日,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國外長在華盛頓聚首,高調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
路透社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分明沖著中國來,畢竟這4國的聯合聲明點名批評中國4月出臺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聲稱這種“依賴”會“危及國家安全”。
四國誓言要打破稀土供應鏈“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困境。表面上看是西方精心策劃的“反華”包圍網,可仔細琢磨,這臺戲唱得有點勉強。
日本外相巖屋毅赴會前,東京剛宣布推遲美日年度部長級會議,這是美國施壓日本增加防務開支引發的抗議動作。
更棘手的是,特朗普團隊已連續四輪對日談判未能打破僵局。當美國威脅加征日本農產品關稅時,日方直接回懟:“農業絕不讓步”。
印度外長蘇杰生同樣帶著心結坐在談判桌前。盡管配合美國對中國鋼鐵加稅,但莫迪政府死死守住農業和乳制品兩條紅線。
更微妙的是,特朗普上月私下接見巴基斯坦軍方高層的行為,在印度眼里如同背刺。
最耐人尋味的是澳大利亞。就在外長黃英賢飛往華盛頓之際,五角大樓放風可能退出“奧庫斯”安全合作。澳方未作反駁,反而悄悄增加與中國的互動頻次。
顯然四國在技術共享、成本分攤、市場準入等關鍵議題上各懷心思,美國想主導全產業鏈,但日澳印卻更關心如何保住自家企業利益。
更不必說,四國同盟的窘境揭示了一個冰冷現實:在資源安全這道題上,零和博弈與拉幫結派都是死胡同。
美國以為拉上幾個伙伴就能逼中國讓步,卻沒看清稀土供應鏈的復雜真相。美國想拿到主導權,日澳印只關心怎么得到稀土,方向都不一致,還怎么搭建“去中國化”供應鏈?
況且,美西方只要需要稀土,還真是離不開中國。
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72%,精煉產能更達全球92%。這種優勢非一日形成,過去30年,中國通過AI驅動冶煉工藝、國際并購布局和終端應用升級,打造了完整的稀土生態圈。
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投入數十億美元在全球尋找替代方案,但在馬來西亞、日本、澳洲建廠都被中國的分離與提純技術卡住。美國企業至今無法實現99.9999%的稀土純度。
日澳印更是不用說,稀土產量還不及美國,更別提稀土提煉技術,加上如今中國對稀土發出的三層管控,四國縱然是有心大搞稀土脫鉤中國,怕也是難以實現。
6月下旬起,中國稀土專家被要求上交護照,出境審批大幅收緊。外企想獲得稀土產品,不僅要交出磁體配方,還必須將核心技術參數透明化。
在資源端,2月工信部發布新規,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指標僅下發至大型稀土集團。中國稀土集團隨即進行高層“大換血”,戰略轉型將軍用與民用稀土分開管理。
中方精準到“克”的稀土,以及“一批一證”的要求,嚴格的限制令美西方已經難以喘氣,如今4國如此大張旗鼓宣布在稀土領域,對華“開槍”,顯然是顯得癡人說夢。
況且,中國的反擊早已安排就位。
中國的“軟刀子”與硬規則
4月4日,商務部突然對釤、釓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要求進口方明確說明“軍用還是民用”,模糊回答直接駁回。
這把“軟刀子”刺得多深?通用、福特稀土庫存僅剩2-3周,生產線瀕臨癱瘓。更致命的是中國同步收緊稀土人才流動,專家出境審批大幅收緊,外企獲取技術需先交出磁體配方。
精明的歐洲車企選擇用數據換生存。德國大眾、寶馬主動提交全鏈路稀土使用數據,甚至開放生產線審查,迅速獲得出口許可。
而這種差異化管理在G7峰會上引發戲劇性場面: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揮舞釹鐵硼磁片指責中國時,德國總理默茨選擇沉默,德企生產線已恢復運轉。
且真正的殺手锏是規則制定權。2024年《稀土管理條例》將總量管控與環保標準綁定,用綠色壁壘替代行政禁令,2025年再借聯合國《防擴散條約》使出口管制合規化。當美國哀求放寬限制時,中國只回應:按規矩申報用途。
如今7月1日生效的《礦產資源法》更是從根本上重構規則。
時隔29年的中方動作,重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此時關頭也終是暗藏其中深意,這新法既保障內需,又維持國際市場開放框架內的主動權。
且中國的態度很直接,中方并不會跟玩“禁運卡脖子”的老套路,而是直接在制度層面埋下伏筆,反倒是美國試圖以聯盟破局,反暴露自身短板,破裂的盟友關系,難以一心的聯盟目的。
可以說,當西方還在為內部關稅爭吵時,中國已在法律、技術、市場三個維度構筑起難以撼動的稀土新秩序。美國想帶頭破除,怕是機會不多。
參考資料: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環球網
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